別為千禧一代或Z世代感到難過。把你的同情留給那些50多歲的人吧。
2025年5月8日,舊金山
“我們更多是在想象中受苦,而非在現(xiàn)實中?!彼苟喔鹋烧軐W家塞內(nèi)卡曾這樣說。這位哲學家的這番話也適用于不同世代的人。出生于1997年至2012年之間的Z世代成員表示,社交媒體毀了他們的童年。出生于1981年至1996年的千禧一代抱怨自己買不起房子。出生于1946年至1964年的嬰兒潮一代則抱怨他們面臨著不確定的退休生活。
很多人都忘了X世代,這一代人出生于1965年至1980年之間。從谷歌搜索數(shù)據(jù)來看,世界對X世代的興趣不及對千禧一代、Z世代或嬰兒潮一代興趣的一半。關(guān)于X世代的播客或網(wǎng)絡(luò)梗也很少。除了道格拉斯·庫普蘭1991年出版的小說《X世代:加速文化的故事》(這本書讓“X世代”這個稱呼流行了起來)之外,幾乎沒有什么書討論這一群體。在英國,X世代比起其他任何年齡群體都更不太可能知道自己所屬的世代。
X世代在大眾的想象中或許沒有什么存在感,但與塞內(nèi)卡所說的情況相反,他們確實在受苦。這一方面是因為X世代正處于一個艱難的年齡階段,另一方面是因為這一群體本身就命運多舛。
益普索最近在30個國家進行的一項民意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31%的X世代表示自己“不太開心”或“一點也不開心”,在所有世代中占比最高。達特茅斯學院的大衛(wèi)·布蘭奇弗勞爾發(fā)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煩心事,從不開心到焦慮再到絕望,這些情緒在50歲左右達到頂峰。這與“人生U型曲線”理論相符,該理論認為,人在年輕時和年老時都很開心,但在中年時會感到痛苦。嬰兒潮一代經(jīng)歷過這種情況;不久之后,千禧一代也會面臨同樣的情況 。
人生U型曲線的存在,部分原因是慢性健康問題在中年開始顯現(xiàn)。人們也開始意識到,他們無法實現(xiàn)自己在職業(yè)生涯中所期望的一切。除此之外,X世代常常要照顧孩子和父母。在美國,他們把支出的5%用于照顧18歲以下或65歲以上的人,而嬰兒潮一代的這一比例僅為2%。在過去20年里,意大利與父母同住的18至34歲人群的比例從61%上升到了68%。在西班牙,這一比例的上升幅度更為驚人。這些年輕人的父母大多屬于哪一代呢?正是X世代。
沒有哪個地方的人生U型曲線比舊金山更明顯了。這座城市里理想主義的年輕人相信自己能創(chuàng)辦下一個大型人工智能公司,并且愿意忍受高昂的生活成本和犯罪問題。成功的嬰兒潮一代住在太平洋高地的大房子里,還在公司董事會任職。處于中間年齡段的X世代既沒有年輕人的理想主義,也沒有像嬰兒潮一代那樣輕松的工作。當?shù)貓蠹垺杜f金山旗幟報》2022年的一項民意調(diào)查顯示,只有37%的X世代對在舊金山的生活感到滿意,而Z世代的這一比例為63%。如果X世代想要一所大房子,他們除了住在奧克蘭(太可怕了!)之外,幾乎沒有別的選擇。
盡管X世代會隨著時間推移走出人生U型曲線的低谷,但他們在其他方面仍將是“輸家”。以他們的收入為例??紤]通貨膨脹因素后,X世代的收入確實比前幾代人要高,這延續(xù)了長期以來的歷史趨勢,千禧一代和Z世代也從中受益。但X世代的收入增長緩慢。智庫美國企業(yè)研究所的凱文·科林斯和美聯(lián)儲的杰夫·拉里莫爾最近的一篇論文,在考慮了稅收、政府轉(zhuǎn)移支付和通貨膨脹因素后,對美國不同世代的家庭收入進行了評估。在36歲到40歲之間,X世代的實際家庭收入僅比上一代在同一年齡段時高16%,是所有世代中收入增長最小的(見圖1)。
X世代收入增長不佳,或許是一系列心理學研究證實的一種刻板印象導致的后果:X世代不愿成為公司的“螺絲釘”,他們更重視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以及自主性。1999年,正值X世代的黃金時期,有兩部大獲成功的電影,講的都是人們掙脫生活枷鎖的故事,這并非巧合。在電影《黑客帝國》中,計算機程序員托馬斯·安德森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是智能機器模擬出來的虛幻世界。在電影《搏擊俱樂部》中,一名上班族加入了一個秘密社團,社團成員互相打斗。這些情節(jié)當然都非常刺激,但很難有助于打造穩(wěn)固的職業(yè)生涯。
圖表:《經(jīng)濟學人》
公平地說,X世代面臨著艱難的環(huán)境。人們的收入通常在30多歲和40多歲時快速增長,因為他們開始擔任管理職務(wù)。但對X世代來說,不幸的是,在他們處于這個年齡段時,2007至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過后,勞動力市場疲軟。例如,2011年,英國30多歲人群的名義收入中位數(shù)僅增長了1.1%。意大利深受歐元危機的沖擊,該國的收入增長同樣糟糕。在加拿大,2011年至2017年間,35歲至44歲人群的實際收入中位數(shù)根本沒有增長。
X世代在積累財富方面也表現(xiàn)不佳。20世紀80年代,許多嬰兒潮一代30多歲時,全球股市市值翻了兩番。現(xiàn)在30多歲的千禧一代也享受到了強勁的市場回報。但在21世紀初,當X世代希望大賺一筆時,市場卻略有下跌。對美國股市來說,那個時期尤其稱得上是“失去的十年”,先是互聯(lián)網(wǎng)泡沫破裂,最后又遭遇了金融危機。
那么房屋所有權(quán)呢?這可是代際不公平的終極象征。傳統(tǒng)觀點將一直租房的千禧一代與擁有六間閑置臥室的嬰兒潮一代進行對比。然而,美聯(lián)儲圣路易斯分行的維多利亞·格雷戈里提供的美國房屋所有權(quán)數(shù)據(jù)推翻了這種普遍看法。事實上,房屋所有權(quán)率的大幅下降發(fā)生在從嬰兒潮一代到X世代之間。從30多歲后期到40歲出頭,在這個許多人首次買房的年齡段,X世代擁有房屋的可能性與千禧一代相當(見圖2)。
在某些情況下,對擁有房屋的厭惡是一種選擇。X世代可能深受庫普蘭小說中一段話的影響:“當有人告訴你他們剛買了房子,就好像在告訴你他們從此失去了個性?!钡瑯樱h(huán)境可能是一個更重要的因素。從30多歲后期到40歲出頭,也就是許多人首次踏上購房之路的時期,X世代受到了金融危機的影響。他們很難獲得抵押貸款。一些已經(jīng)有房貸的人房屋被收回,又重新開始租房。
綜合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反映了所有這些趨勢。中阿肯色大學的杰里米·霍佩達爾利用美聯(lián)儲的數(shù)據(jù),追蹤了不同世代的平均財富水平。他發(fā)現(xiàn),在31歲時,千禧一代和Z世代的平均財富大約是X世代在同一年齡段時的兩倍。通過歐洲央行的調(diào)查數(shù)據(jù),我們也發(fā)現(xiàn)了歐洲存在類似趨勢的有力證據(jù)。從2010年到2021年,歐元區(qū)千禧一代的名義凈資產(chǎn)增長了兩倍,而X世代的名義凈資產(chǎn)還不到原來的兩倍。
在未來幾年,X世代的處境可能不會有太大改善。由于養(yǎng)老金體系出現(xiàn)問題,他們可能會成為第一批受害者。預(yù)計美國的社會保障基金將在2033年耗盡,而那時X世代正好開始退休。這意味著,除非國會采取行動,否則社會保障福利將削減20%至25% 。下次見到五十多歲的人時,至少給他們一個微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