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的投資者包括李斌、蔚來資本、易車、IDG資本、高瓴、京東、攜程等。
文 | 魯智高
來源 | 東四十條資本
以Uber為代表的網約車公司橫空出世那會兒,打得是以社會閑散運力增加出行供給的旗號,沒成想經過10多年的競爭,現在已經是上千萬人謀生的工具,但我一直覺得,順風車是一種更有共享精神、更有人情味的商業(yè)模式。
此前滴滴順風車因幾起惡性安全事件停擺,這給了嘀嗒出行破局的機會,現在嘀嗒約90%的營收來自順風車業(yè)務,而且毛利超過80%快趕上茅臺了,就這2021年嘀嗒還上調了順風車服務費,所以小也有小的好處,相比于滴滴的萬千矚目,嘀嗒的小日子其實過得不錯。(投中BBKing)
近日,出行平臺嘀嗒出行申請在港上市,這也是該公司自2020年10月以來第三次申請IPO。
通過充分利用私家車的閑置座位,嘀嗒出行借助順風車平臺將車主和乘客連接起來,不僅收獲了超千萬名經過認證的車主,還降低了5千多萬乘客的出行成本,而自己也成長為中國最大的順風車平臺,33個月入賬了19.63億元。
在3年半的時間里,嘀嗒出行獲得了眾多投資者的青睞,李斌、蔚來資本、易車、IDG資本、高瓴、京東、攜程、摯信資本、崇德投資、國創(chuàng)中鼎等共拿出約18.7億元支持其發(fā)展。
隨著市場環(huán)境好轉,嘀嗒出行也選擇再次沖擊IPO。當上市的鐘聲最終敲響時,也是這些投資者獲得真金白銀回報的時刻。
33個月入賬超19億元,順風車業(yè)務占比9成左右
嘀嗒出行的成功,建立在一個個閑置的乘用車座位上。
通過經營順風車平臺,嘀嗒出行讓私家車車主將閑置的座位提供給乘客,這就使得乘客能以低于出租車的價格獲得服務,而車主則能獲得乘車費用,從而降低雙方的出行成本。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顯示,按交易總額及順風車搭乘次數計算,嘀嗒出行在2021年經營著中國最大的順風車平臺。2021年,該公司的順風車交易總額和促成的順風車搭乘次數分別為78億元和129.7百萬次。從2022年開始,在9個月的時間里,這兩個數字分別達到了46億元和72.1百萬次。
為了提高收入,嘀嗒出行也早已布局出租車領域。通過提供出租車網約服務及優(yōu)化出租車揚招服務,不僅幫助出租車司機提高了效率和收益,還提升了乘客的出行體驗,而嘀嗒出行則能從出租車司機中獲取服務費來增加自身的收入。
2021年,嘀嗒出行促成的出租車搭乘次數超過150百萬次,按照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說法,該公司當年在中國出行平臺中排名第二。
不過作為平臺方,嘀嗒出行的主要收入來源是向提供順風車搭乘的私家車車主收取的服務費。據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2022年9月的報告期內,該公司的營收分別為7.54億元、7.81億元、4.28億元,相當于33個月入賬19.63億元。其中,從順風車業(yè)務獲得的收入均在9成左右。
由于不擁有或租賃車隊車輛,同時也不承擔任何與持有車輛資產相關的費用,嘀嗒出行在報告期內的毛利率均超過70%。在服務成本上,向第三方支付平臺提供傭金的付款處理成本占比最高,在報告期內均超過3成,分別達到了0.58億元、0.54億元和0.33億元。
在優(yōu)先股的公允價值變動等影響下,嘀嗒出行在報告期內的凈利潤倒是出現了較大波動,分別為-21.94億元、17.31億元、0.75億元。在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下,經調整凈利潤分別為3.43億元、2.38億元、0.65億元。按照此前披露的數據,該公司2019年經調整后的凈利潤也為正。
此前,滴答出行的業(yè)務在新冠疫情等因素的影響下受到一定影響。不過隨著經濟活動恢復正常,該公司的業(yè)務也得到迅速恢復。在包括2023年春節(jié)假期前后兩周時間在內的30天里,其促成的順風車搭乘次數已經恢復到新冠疫情前的水平。
坐擁超千萬名認證私家車車主
中國最大順風車平臺的誕生,源于創(chuàng)始人宋中杰一次糟糕的打車經歷。
2014年1月,他想從北京國貿打車去中關村時,結果半小時都沒能攔下一輛空車??粗惠v輛空載的私家車從身邊溜走,以及還在苦等空車的路人,通過平臺將私家車閑置座位和順路的乘客連接起來的想法冒了出來。
在與尋找新的創(chuàng)業(yè)機會的團隊討論后,抱著做一款改變人們出行方式App的初心,他們選擇從團購行業(yè)轉向拼車市場,產品也從嘀嗒團變?yōu)榱肃粥窜嚒?014年9月,嘀嗒拼車1對1產品正式上線。
隨著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在2015年2月合并,不久后滴滴出行也加入拼車大戰(zhàn)。為了應對競爭對手帶來的巨大壓力,嘀嗒拼車選擇重點通過線上廣告開拓市場,同時又通過在競對公司周圍發(fā)地推傳單等方式迷惑對手將資源投入在地推上。
最終,通過對資金和時間等資源的合理利用,滴滴拼車在2015年底時便成為獨立拼車App中的頭部玩家。2018年1月,在業(yè)務拓展到出租車領域后,該公司也從嘀嗒拼車升級為嘀嗒出行,并于次年實現盈利。
經過8年的努力,嘀嗒出行不僅擁有了上千萬認證后的私家車車主,同時也為5千多萬順風車乘客提供過服務。截至2022年9月底,該公司在中國366個城市提供基于App的順風車平臺服務,擁有約1240萬名認證私家車車主,已為約5740萬名順風車乘客提供服務,同時也擁有約54.2萬名認證出租車司機。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顯示,按照交易總額計算,中國順風車行業(yè)市場規(guī)模在2021年達到221億元,預計2026年將達到758億元,而中國出租車行業(yè)市場規(guī)模則預計將從2021年的4011億元增長至2026年的4665億元。對于私人乘用車保有量,中國在2021年達到2.41億輛,預計2026年將達到3.49億輛。
這也意味著,嘀嗒出行專注的業(yè)務仍有一定的成長空間。在未來的規(guī)劃中,該公司就提到要砸錢去擴大私家車車主、出租車司機和乘客的數量,同時也會通過營銷活動來提高品牌和產品的知名度。
3年半拿到超18億元融資,蔚來資本為第一大外部股東
從最初一天只有7個訂單,到最終連接上千萬的車主和乘客,資本的助力讓嘀嗒出行得到高速發(fā)展。
在3年半的時間里,嘀嗒出行完成了5輪融資,共募集約18.7億元,獲得了李斌、蔚來資本、易車、IDG資本、高瓴、京東、攜程、摯信資本、崇德投資、國創(chuàng)中鼎等投資者的青睞。
2014年12月,IDG資本拿出300萬美元獨家投資了嘀嗒出行的A輪。次年2月該公司B輪融資時,IDG資本、易車等投資者直接給了2000萬美元。每股成本也從A輪的0.0436美元,升至B輪的0.2909美元,相當于2個月時間漲了6倍多。
從2015年4月開始,在2個月左右的時間里,嘀嗒出行共拿到了IDG資本、崇德投資、易車、攜程、摯信資本等投資者給的1億美元,每股成本也升至0.7184美元。
相當于半年左右的時間,嘀嗒出行就完成了3輪融資,共拿到1.23億美元。此后2年,該公司沒有再對外募資,直到2017年8月D輪融資時,蔚來資本又獨家投了其2億元。
在上市前最后一輪融資時,蔚來資本、IDG資本、高瓴、京東、李斌、國創(chuàng)中鼎等投資者共拿出約8.7億元來支持嘀嗒出行,而該公司的估值最終變?yōu)榧s30億元。當時間來到2020年10月,嘀嗒出行便首次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
對于嘀嗒出行而言,IDG資本和李斌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其中,IDG資本不僅投了嘀嗒團,更是在該團隊再次創(chuàng)業(yè)時共投了4輪。至于李斌,不僅自己拿錢,也帶著蔚來資本、易車等投資者一塊投了該公司。此外,也是在李斌的推動下,嘀嗒出行才最終決定涉足出租車領域。
面對李斌的眾多幫助,嘀嗒出行在2018年直接邀請他來擔任公司的董事長。目前,李斌是該公司的非執(zhí)行董事,主要負責就業(yè)務及投資策略、整體市場趨勢,以及其他需董事會指導及批準的事宜提供意見。
上市前,宋中杰等5位聯合創(chuàng)始人共持股約33.11%,蔚來資本持股22.04%,為第一大外部股東,IDG資本持股10.43%,崇德投資持股7.29%,易車持股5.05%,高瓴和京東均持股4.23%,攜程持股2.92%,李斌通過家族信托持股2.11%,摯信資本持股1.46%,國創(chuàng)中鼎持股1.06%。
一旦嘀嗒出行成功上市,這些股東也將收獲屬于自己的財富。
參考資料:
1、《兩年,從0到5000萬,我們是如何做到的!》,嘀嗒出行官方號
2、《專訪嘀嗒拼車CEO宋中杰:巨頭之下的生存之道》,商業(yè)與生活
3、《科創(chuàng)板鋰電材料第一股誕生,揭秘幕后的攢局高手》,創(chuàng)業(yè)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