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國家戶籍制度改革要求,北京市今年首次實施積分落戶政策。在廣大市民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下,申報、審核、復查各階段工作順利開展。
即日起,今年申報積分落戶的124657名申請人可登錄積分落戶在線申報系統查看本人積分結果。
按照北京市積分落戶管理辦法關于落戶規(guī)模統籌考慮城市承載能力和人口調控目標的要求,經北京市政府研究決定,今年北京市確定的積分落戶規(guī)模為6000人,對應的最低分值為90.75分,按照同分同落原則,實際公示名單共6019人。
在北京市積分落戶管理辦法試行期間,年度落戶規(guī)模將保持在6000人。
由于每年申請人群規(guī)模和情況會有變化,每年達到積分落戶規(guī)模的實際分值會有所不同。
此次面向社會公示的落戶人員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在京穩(wěn)定工作時間長,體現了長期在京工作的要求。
二是年齡跨度大,中青年占主體。其中年齡最大的58歲,年齡最小的31歲。
三是行業(yè)分布廣。申請人來自科技服務、制造、金融、媒體、教育醫(yī)療、環(huán)衛(wèi)、園林綠化、家政服務等各行業(yè)。
四是獲得獎勵加分人員更具優(yōu)勢,如100分(含)以上高分段人員中35.8%來自高新技術企業(yè),23.4%獲得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獎項,12人獲評省部級以上勞動模范。
擬取得落戶資格的人員名單將在北京市政府“首都之窗”網站公示,公示期截止到2018年10月22日。
經公示無異議的,可在2018年10月23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按照有關規(guī)定辦理北京市常住戶口。
對公示名單上的人員如有異議,可以在公示期內向相關部門實名書面反映。經查證反映問題屬實的,取消落戶資格。北京市積分落戶要求誠信申報,根據積分落戶管理辦法規(guī)定,對違反誠信申報的申請人和用人單位要嚴肅追責,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記者從北京市積分落戶工作部門了解到:取得落戶資格的申請人還需要提交現戶籍地公安機關出具的無刑事犯罪記錄證明。請擬取得落戶資格的申請人注意安排好時間,聯系現戶籍地公安部門開具,取得無刑事犯罪記錄證明后,方可辦理本市常住戶口。
北京市積分落戶在政策試行期間每年申報一次。今年未取得落戶資格、明年繼續(xù)符合政策規(guī)定的四項資格條件的申請人,只需登錄積分落戶在線申報系統查看上一年度申報信息,選擇更新需要變更的內容,其他無變化信息不用重新填報,系統將予以保留。明年的申報工作預計將于5月份進行。
該部門負責人特別表示:“今年是北京市首次開展積分落戶申報工作,感謝社會各界對政府各部門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我們將在總結今年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流程,方便市民辦理?!?/p>
問 答
1.近半年相關部門圍繞積分落戶開展了哪些工作?
答:今年4月,本市積分落戶申報工作正式啟動。半年來,全市各部門組成工作專班,認真落實《北京市積分落戶管理辦法(試行)》(京政辦發(fā)〔2016〕39號)和《北京市積分落戶操作管理細則(試行)》(京人社調發(fā)〔2018〕64號)的有關要求,積極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組織開展申報審核工作。
一是堅持公開透明、公平公正。北京市的積分落戶政策包含4項資格條件、9項積分指標。為確保政策在陽光下運行,相關部門嚴格遵循有關文件規(guī)定、工作規(guī)程和北京實際,清晰界定各項積分指標的內涵外延、時間節(jié)點,實現明明白白申請、踏踏實實積分。秉持“便民、公正、誠信”的原則開展申報服務工作,通過編制申報手冊、宣傳折頁和微視頻等方式進行申報指導,確保政策獲知渠道暢通。#p#分頁標題#e#
二是堅持協同聯動、便民利民。各部門、各區(qū)加強統籌,構建起區(qū)、市、部委三級協同網絡,無縫對接、協調推進申報審核各項工作。積極創(chuàng)新政府行政管理方式,探索“互聯網+政務服務”,最大范圍實現部門間數據交換共享、聯審聯核。運用大數據技術,通過多維度精準比對,科學嚴謹操作,多輪反復核查,確保指標審核準確無誤。
三是堅持以人為本、真情服務。開發(fā)建設積分落戶服務專欄,集中展示政策公告、辦事指南等相關服務內容。根據常見問題制發(fā)通知9個,小貼士21條,溫馨提示47條,有針對性地解答提醒。建立市區(qū)兩級咨詢服務保障機制,抽調業(yè)務骨干,堅持首問負責,深入詮釋政策,解答疑問。申報審核期間,全市累計接待來電來訪超過24萬人次。
2.本次積分落戶規(guī)模是如何確定的?
答:統籌考慮城市人口調控目標、綜合承載能力和政策關聯影響等多方面因素,經市政府研究決定,本市積分落戶規(guī)模為6000人,并實行同分同落。在積分落戶政策試行期間,每年落戶規(guī)模穩(wěn)定在這一水平。由于未來在京繳納社保滿7年、符合申請條件的人群規(guī)模和情況會有變化,每年達到積分落戶規(guī)模實際分值會有所不同。政策試行期滿后,本市將認真研究分析政策實施情況,及時開展政策評估,結合各方面意見建議,不斷完善積分落戶政策。
3.首批人員積分落戶后會對城市人口總量帶來怎樣的影響?
答:這些人員長期在京穩(wěn)定就業(yè)和生活,已經是常住人口的一部分,短期內不會導致人口的明顯增長。但從長期看,受落戶政策連帶效應影響,會對人口總量帶來壓力,需要平衡好各方面的關系,把握好落戶規(guī)模和工作節(jié)奏。
4.今年積分排名靠前的6019人有什么特點?
答:今年,參與本市積分落戶申請的共124657人,分布在32587家單位;來自河北、山東、黑龍江、遼寧、河南、內蒙、吉林、山西等本市周邊及東北省份的有8.8萬人,占比70.8%;其中,3309人獲得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獎項,6472人獲得納稅加分,59人獲得省部級以上勞動模范、“首都見義勇為好市民”等榮譽表彰。
今年落戶的規(guī)模為6000人,最低分值為90.75分,按照同分同落的原則,落戶人員公示名單確定為6019人。從今年積分排名靠前的6019人來看,主要呈現以下特點:一是在京穩(wěn)定工作時間長,均是長期在京穩(wěn)定就業(yè)人員。二是年齡跨度大,中青年占主體。從31歲到58歲的申請人都有。其中,年齡最大的58歲,在高新技術企業(yè)工作,本科學歷,擁有合法穩(wěn)定住所,獲評省部級以上勞動模范;年齡最小的31歲,共有3人,均為碩士研究生學歷,其中2人在高新技術企業(yè)工作,2人獲得納稅加分。三是行業(yè)分布廣。來自科技服務、制造、金融、媒體、教育醫(yī)療、環(huán)衛(wèi)、園林綠化、家政服務等行業(yè)。比如,本次得分最高的申請人,44歲,在高新技術企業(yè)工作,本科學歷,擁有合法穩(wěn)定住所,在郊區(qū)上班,獲評省部級以上勞動模范;某家政企業(yè)申請人,43歲,大專學歷,租賃居住,獲評省部級以上勞動模范。四是獲得獎勵加分人員更具優(yōu)勢。如100分(含)以上高分段人員中35.8%來自高新企業(yè),23.4%獲得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獎項,12人獲評省部級以上勞動模范。
5.在哪里可以查詢積分落戶公示人員名單?如何進行監(jiān)督?
答:本市積分落戶要求誠信申報。積分落戶公示名單將在市政府“首都之窗”網站公示,公示期截止到2018年10月22日。經公示無異議的,可在2018年10月23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按照有關規(guī)定辦理本市常住戶口。如對名單上人員有異議,可以在公示期內向相關部門實名書面反映(電話:63135162,傳真:63135367,聯系地址:西城區(qū)永定門西街5號,北京市積分落戶服務中心,郵政編碼:100050)。經查證反映問題屬實的,取消落戶資格。
6.取得積分落戶資格,可在什么時間內辦理落戶手續(xù)?
答:當年取得積分落戶資格,可在2018年10月23日至2020年12月31日間辦理本市常住戶口。
7.經公示獲得落戶資格的人員如何辦理落戶手續(xù)?
答:取得落戶資格的申請人辦理本市常住戶口時,需向區(qū)積分落戶服務窗口提交系統打印的《積分落戶申請表》、《調動人員情況登記表》,本人身份證、戶口簿及現戶籍地公安機關出具的無刑事犯罪記錄證明。有檔案人員提交進京后存檔機構開具的同意接收函,無檔案人員出具無檔案誠信聲明。檔案審核由調京后的檔案接收部門按相關規(guī)定辦理。
特別提醒注意的是,根據積分落戶管理辦法規(guī)定,申請積分落戶需具備“無刑事犯罪記錄”資格條件。請安排好時間,聯系現戶籍地公安部門開具無刑事犯罪記錄書面證明,取得無刑事犯罪記錄證明后,方可辦理本市常住戶口。#p#分頁標題#e#
需隨遷未成年子女的,還應提交隨遷子女的戶口簿、出生醫(yī)學證明及戶籍地縣級計劃生育行政部門開具的符合計劃生育政策憑證。
相關材料清單、辦理流程詳見積分落戶操作管理細則有關規(guī)定。
8.明年積分落戶申請何時啟動?有何安排?
答:本市積分落戶管理辦法試行期間,積分落戶每年申報一次。明年的申報工作預計將于2019年5月份啟動,相關工作安排屆時請大家關注市人力社保局官網“積分落戶服務專欄”的通知公告。
今年未取得落戶資格,明年繼續(xù)符合政策規(guī)定的四項資格條件的申請人,可以繼續(xù)申報。申請人只需登錄積分落戶在線申報系統查看上一年度申報信息,選擇更新需要變更的內容,其他無變化信息不用重新填報,系統將予以保留。
9.本市如何保障常住外來人口享有相應的基本公共服務、權利和便利?
答:作為超大型城市,一方面要為生活在這個城市的所有人提供好服務,另一方面又要按照中央總體要求控制住人口規(guī)模,在多難中實現這種平衡需要一個過程。長期以來,廣大的勞動者為首都經濟社會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保障其合法權益、增強融入感和歸屬感,是本市人口服務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目前,本市已形成了以居住證為載體的公共服務供給機制。從居住證制度與積分落戶制度的關系看,持有居住證是申請積分落戶的前提條件。積分落戶只是居住證“賦權保障”基本功能的一個衍生,并非是解決落戶城市的唯一渠道。
國家《居住證暫行條例》出臺后,本市各相關部門對國家要求的各項基本公共服務和便利進行了全面梳理和對接,形成了“3+6+7”政策體系,已經覆蓋了常住外來人口。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guī)定,居住證持證人可享有“勞動就業(yè)”、“參加社會保險”、“繳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基金”等3項權利,“義務教育”、“基本公共就業(yè)服務”、“基本公共衛(wèi)生服務和計劃生育服務”、“公共文化體育服務”、“法律援助和其他法律服務”等6項基本公共服務和“機動車登記”、“申領機動車駕駛證”、“報名參加職業(yè)資格考試、申請授予職業(yè)資格”、“辦理生育服務登記和其他計劃生育證明材料”等7項便利,依法保障常住人口的基本權益。申請人在京辦理了居住證,按照相關規(guī)定即可享有相應權利待遇。
在此基礎上,落實國家戶籍制度改革意見要求,本市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不斷擴大居住證持證人可享有的公共服務范圍,居住證持證人在本市可享有獎助學金、老年人優(yōu)待、臨時救助等公共服務,符合繳納社會保險年限條件的還可享有參加中職高職考試、申請共有產權房和公租房、購買商品住房、申請小客車指標等公共服務。
10.積分落戶和現行其他落戶渠道是什么關系?
答:積分落戶作為一條新增的落戶渠道,現階段將與本市其他落戶渠道并行實施。積分落戶政策實施后,原有的其他落戶渠道不受影響。
提示
積分落戶具體公示名單可在北京市政府“首都之窗”網站查詢,公示期截止到2018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