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1月1日),一批牦牛經過30多個小時的運輸,抵達東莞,它們來自東莞的對口支援縣四川九龍。通過搭建消費扶貧農牧產品產銷對接平臺,東莞實現對對口扶貧鎮(zhèn)的全產業(yè)支持。
它們來自高寒山區(qū) 跨越2000多公里抵莞
上午九點鐘,東西部合作對口項目九龍牦牛首運的貨車抵達了橫瀝牛行,待經過檢疫消毒之后,新鮮的牦牛肉就可以到達市民的餐桌上。九龍縣隆之匯公司總經理劉思夏介紹說,“這次運過來的牛是活牛,用了30多個小時,跑了2000多公里?!?/p>
百然牧業(yè)公司總經理助理楊際帆告訴記者,“我們首批計劃引進87頭牦牛,今天到的是第一批。其他車次將根據實際銷售情況陸續(xù)到達?!?/p>
東莞搭建產銷對接平臺 努力推動牦牛全產業(yè)鏈發(fā)展
據介紹,九龍牦牛生長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山區(qū),以純天然放牧形式生長,肉質鮮美、品質過硬。因此,它被列入我國動物遺傳資源保護名錄,也榮獲國家地理標志論證,本身具有市場競爭力。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龍縣是東莞市對口支援縣,除了資金支持之外,東莞還積極搭建消費扶貧農牧產品產銷對接平臺,借鑒東莞牛墟的經驗做法,聯(lián)合東莞市資產經營公司、百然牧業(yè),探索打造九龍縣牦牛交易市場,推動九龍牦牛全產業(yè)鏈發(fā)展。
楊際帆介紹說,“希望通過兩地的共同努力,在做好支援工作的同時,也為東莞市民帶來更健康、更高品質的綠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