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鴨脖,麻辣酥香的滋味總是讓人回味無窮。
但不少人應該聽過“鴨脖上淋巴多,吃多了會得淋巴癌”,搞得人想吃又不敢吃。
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第
1
點
—The first—
鴨脖子上有淋巴結(jié)嗎?
淋巴是一個免疫的器官組織,在哺乳動物身上較發(fā)達,但在禽類上已經(jīng)退化。
而退化的淋巴結(jié),只有在一些大腿根和腋下才有,而且都很小,基本上可以忽略。
鴨脖子上那個被大家誤認為“淋巴”的肉球,其實是胸腺——禽類的免疫器官組織。
圖源:soogif
一旦生病,胸腺就會增大,以對抗病毒。
鴨子的胸腺是連在皮脂上的。
在屠宰鴨子的時候,尤其在烹制鴨脖的時候,一般胸腺會隨著皮脂被扔掉,鴨脖上基本上就剩骨頭和肉了,所以吃鴨脖是安全的,大可放心食用。
第
2
點
—The Second—
那些藏在食物里的1類致癌物
相比于鴨脖,由世衛(wèi)組織公布的1類致癌物才是真正需要避開的致癌真兇。
下面這些包含1類致癌物的食品,你少吃兩口,或能多活幾十年。
1
亞硝酸鹽
代表食物:腌制食品
亞硝酸鹽其實普遍存在,我們的食物和飲用水中都含有。
但不用過于擔心的是,天然食材中的亞硝酸鹽含量微乎其微。
亞硝酸鹽劑量達到0.3~0.5g,才會使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失去攜氧能力,而引起組織缺氧導致中毒。
此外,在胃酸等環(huán)境下,亞硝酸鹽與食物中的胺類物質(zhì)會反應生成強致癌物——亞硝胺。
不過單靠我們很難評估這個“過量”標準,所以建議大家從一開始就要少吃高亞硝酸鹽的食品。
而其中腌制食品和中式咸魚都是被世衛(wèi)組織點明批評過的!
2
黃曲霉素
圖源:soogif
代表食物:霉變食物
在真菌毒素中,黃曲霉素的毒性堪稱最強,它有十幾種變種。
其中,黃曲霉毒素B1殺傷力最大,其毒性是“毒藥之王”氰化鉀的 10倍,是砒霜的68倍。
嚴重時可導致肝癌,甚至死亡。
此外,它還能誘發(fā)骨癌、胃癌、腎癌、直腸癌、小腸癌等一系列癌癥,是個名副其實的器官殺手。
圖源網(wǎng)絡
而這種破壞性,只需輕微的劑量就能做到。
有數(shù)據(jù)表示黃曲霉毒素攝入1毫克就可能致癌,一次性攝入20毫克就能致命。
而早在1993年,世衛(wèi)組織已經(jīng)將它列為1類致癌物。
黃曲霉素喜歡溫涼、潮濕的環(huán)境,最愛扎堆在糧食作物及堅果食品中。
發(fā)霉的花生、玉米、大米、堅果,該扔就扔,別舍不得。
普通的高溫消毒是無法破壞黃曲霉毒素的。
3
華支睪吸蟲
代表食物: 生鮮
淡水魚和淡水蝦是華支睪吸蟲的聚集地。生吃和食用未煮熟的此類食物或制品都有被感染的風險。
華支睪吸蟲有“肝吸蟲”之稱
主要寄生在肝膽管內(nèi),能讓膽管上皮受到損傷、膽管阻塞,從而引起膽管/膽囊炎、膽石癥等,重者可發(fā)生肝硬化、肝癌以及膽管癌。
2009年世衛(wèi)組織將其列為1類致癌物。
不過說這么說,但耐不住就有人好這一口。
實在忍不住的話,食用生鮮要注意兩點。
圖源網(wǎng)絡
一是找衛(wèi)生條件好的餐廳: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提出冷凍殺死寄生蟲,需要在-20C環(huán)境下冷凍7天或是在-35C及更低溫度冷凍15小時以上。
大排檔之類的小餐館,根本達不到這個標準,指不定哪次就中招了。
二是吃完盡快服用驅(qū)蟲藥:
阿苯達唑片、甲苯咪咝片、阿苯達唑片等藥物,都可以在網(wǎng)上或藥房購買。
可長期準備,以防萬一。
常言道“病從口入”,如果大家喜歡吃這些食物,那么從現(xiàn)在起應該減少攝入量。
合理膳食,形成健康的飲食習慣,讓癌癥離我們遠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