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車展上寶馬MINI展臺的工作人員在發(fā)放免費冰淇淋時涉嫌區(qū)別對待中外參觀者,優(yōu)先給外國人吃,這種做法的確不好。寶馬在中國的用戶絕大多數都是中國人,數量有限的冰淇淋多給中國參觀者吃,才更符合寶馬參展以及在中國經營的邏輯。
這件事應當說不上是寶馬公司對中國人態(tài)度的問題,因為該公司肯定想討好中國消費者。那兩名分配冰淇淋的女員工都是中國人,因此事情還是咱們中國人之間的。那么那兩名女工作人員的做法是否屬于“崇洋媚外”呢?
客觀說,中國社會的崇洋媚外心理尚未肅清,在我們綜合發(fā)展水平仍低于美歐的時候,這樣的社會心理應當說也不可能肅清。另一方面,中國人又很好客,很多人對老外有一種樸素的熱情,會情不自禁地對遇到的老外給予一點優(yōu)待。這樣的好客對不對呢?它與崇洋媚外應該怎樣區(qū)分呢?
我認為,崇洋媚外與普通人展現對外國人好客的區(qū)分線在于:這種優(yōu)待是制度安排或潛規(guī)則,還是個人的自主行為?如果是通過規(guī)定或潛規(guī)則的方式,在中國內部將某種優(yōu)惠只給予外國人,或者實行外國人優(yōu)先,那就是“崇洋媚外”式的不平等,是國人對自己同胞的歧視,非常要不得。機構的行為帶有較強的社會屬性,也應被劃入此類,對中外人士一視同仁,這是我們倡導中外人士權利平等所應維護的基本面貌。
但是如果在民間中外人士相遇或相聚了,中國人作為這塊土地的主人,為展現禮貌和熱情,在私人之間給外國人一些照顧,我認為無可厚非,甚至應當鼓勵。民間的這種照顧展現的是中國人的友好熱情,與自卑、媚外我認為都扯不上,因而也不該被貼上負面標簽。
寶馬工作人員的做法有機構的背景,屬于對中外人士潛規(guī)則的區(qū)別對待,因此確實不好,應當做出糾正。同時我認為,這樣的事情也不宜過度拔高,上綱上線成十分嚴厲的批判。那樣的話,與中國當下的實際發(fā)展水平和民族自信現狀也是不成比例的。我覺得中國人會對寶馬工作人員的做法形成負面評價,但我們沒那么容易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