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戒八戒午夜视频_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_乡村大坑的性事小说_女人脱裤子让男生桶爽在线观看

難逃網紅宿命,“自嗨鍋”們不香了?

“沉寂”許久的自嗨鍋重回公眾視線。這一次,它或將“賣身”給上市企業(yè)蓮花健康。

蓮花健康在公告中稱,擬收購自嗨鍋母公司杭州金羚羊企業(yè)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不低于20%的股權。根據業(yè)績,自嗨鍋20%股權所對應的凈資產為0.28億元,而蓮花健康擬以3億元至6億元的價格收購,溢價率高達970%至2000%。

作為昔日新消費品牌頂流,江湖上已經許久沒有自嗨鍋的傳說。曾經“半個娛樂圈”都在吃的自嗨鍋,在年輕人生活中無孔不入。這家企業(yè)曾在2年內完成5輪融資,獲得金鼎資本、經緯創(chuàng)投、華映資本等一眾明星機構的投資,估值一度高達75億。

從蓮花健康的公告中,多少能看到自嗨鍋如今的境況。業(yè)績方面,自嗨鍋母公司2022年營業(yè)收入8.2億元,凈利潤為1993.85萬元,凈資產約1.4億元。對比來看,自嗨鍋2019年、2020年、2021年的營業(yè)收入分別為近8億元、9.58億、9.92億元,最近一年業(yè)績出現(xiàn)明顯下滑。根據蓮花健康的收購價,自嗨鍋估值是15-30億元。

回溯自嗨鍋發(fā)展歷程,逃不掉的是新消費的流量魔咒,避不開的是網紅產品宿命?

01.“自嗨鍋”不再沸騰

短視頻平臺服務商趙磊已經很久沒有接觸過自熱食品類客戶。他記得,自嗨鍋在辛巴直播間創(chuàng)造了10分鐘爆賣半個億的銷售神話。2021年,自熱食品就成為短視頻平臺爆品,客戶瘋狂涌來,趙磊回憶道,那時候“簡直遍地都是自熱食品”。

然而從產品端來看,自熱食品并沒有太多核心壁壘,具有很強的可復制性。品牌開始“內卷”,尤其是價格戰(zhàn),趙磊說,過一段時間,就會有價格更便宜的自熱品牌冒出來,短視頻平臺上,很多用戶更注重價格,并不太注重品牌。

很多自熱品牌會以低價、低利換取流量,通過薄利多銷搶占市場。在趙磊看來,內卷導致行業(yè)利潤率變低,用戶新鮮感也開始褪去,新的產品不斷進入他們視野,自熱產品逐漸“失寵”。

華創(chuàng)證券一份報告也指出,嗨吃家、食族人管理層均是微商出身,更擅長低價分銷,線上積極跟隨價格競爭,單桶低至3元,導致行業(yè)整體格局相對混亂,品類盈利階段性承壓。

近兩年,“自嗨鍋”們也不再發(fā)布戰(zhàn)報。星圖數據顯示,2021年天貓“雙11”方便速食行業(yè)預售榜單中,自嗨鍋排在第10位,魔鏡數據顯示,2022年618天貓方便速食/速凍食品榜單中,自嗨鍋排在20位。

這與昔日自嗨鍋的高調形成鮮明對比。2018年入局自熱食品的自嗨鍋,是行業(yè)后來者,也沒有如海底撈自熱火鍋一般的品牌背書,需要從0到1打造品牌。

和很多新消費品牌一樣,自嗨鍋走的就是“燒錢營銷搶占用戶心智”路線,瘋狂贊助綜藝、電視劇,投放分眾的樓宇廣告。眾多明星在微博、小紅書上曬自嗨鍋,網友調侃仿佛半個娛樂圈都在吃自嗨鍋?!啊痢镣睢币沧詭Я髁浚槐娔贻p人購買。

自嗨鍋也并不吝嗇“砸錢”,2020年至2021年,自嗨鍋銷售費用分別為2.93億元、4.32億元。

此前據財經天下報道,自嗨鍋設立了每年最低3億元的品牌推廣經費,經費投入和部門KPI掛鉤,沒花完預算會被扣除年終獎。

圖片

來源/視覺中國

據自嗨鍋創(chuàng)始人蔡紅亮透露,誕生初期每年增長500%甚至1000%。

達到頂峰是2020年,疫情催生的“宅家經濟”,放大自熱食品的價值與市場潛力。資本也更加瘋狂,這一年,自嗨鍋、莫小仙和食族人先后獲得融資,其中食族人一年完成兩輪融資,背后包括挑戰(zhàn)者創(chuàng)投、峰尚資本等。

艾媒咨詢報告也顯示,截至2021年10月中國自熱火鍋企業(yè)數量達到78家,2020年相關企業(yè)注冊數量爆發(fā)式增長,行業(yè)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受兩次斷貨事件影響,自2020年開始,自嗨鍋也開始做供應鏈建設,加上地方政府支持,投了接近20個億,建立了15個工廠,總面積達60萬平米。

轉折點出現(xiàn)在2022年。從蓮花健康披露數據來看,2022年自嗨鍋因戰(zhàn)略調整,品牌電商人員由153人降低至7人。這一年,自嗨鍋也停止“燒錢”,銷售費用驟降至1.74億元。

自嗨鍋CEO石富鵬離職消息也不斷傳出。但根據天眼查顯示,石富鵬早在2021年6月份就退出了自嗨鍋的母公司杭州金羚羊企業(yè)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快消曾發(fā)推文稱,有自嗨鍋前員工表示,前兩年做品牌的時候公司投入很大,頻繁在各種影視、綜藝節(jié)目中植入露出。同期,公司還在建幾個工廠,花銷很大,完全沒有考慮過進入常態(tài)后,能不能存活”,前員工口中的“常態(tài)”,是指融資金額用完、一切回歸生意本質之時。

02.自嗨鍋的困局

你會在什么場景下選擇吃自嗨鍋?

自嗨鍋主打的是“懶人經濟”,一人食,不用電器、無需熱水。其中,“一人食”主要包括四大場景:家中、工作和生活的地方、購物休閑場所和戶外。自嗨鍋初期以自熱火鍋為切入點,打造爆品,而后拓展至涵蓋火鍋、米飯、粉、面、菜、鹵味等眾多品類。

餐寶典創(chuàng)始人、餐飲行業(yè)分析師汪洪棟認為,如今市場已變天,海底撈、呷哺呷哺都相繼推出火鍋外賣,用戶食用火鍋場景更多,不再稀缺。疫情也促進更多餐飲企業(yè)布局線上,自熱食品可替代產品越來越多。

初期,消費者會受獵奇心理驅動購買自熱食品,他們還會去做評測視頻、分享筆記,但就像網紅打卡一樣,很難產生復購。若復購率低,線上模式就需要不斷去做推廣、購買流量,陷入循環(huán)之中,企業(yè)成本、利潤壓力不斷增加。

本質上,自熱食品最大的難題在于產品有“硬傷”,汪洪棟說,他和團隊做過的一些調研顯示,很多用戶稱自熱食品為“末日食品”,即“實在沒有選擇,才會去選擇的食品?!?/span>

而且,自嗨鍋也多次陷產品質量問題。截止目前,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有關于自嗨鍋的投訴就有617多條,涉及內容多集中在產品質量,如自熱米線里面有鐵絲和塑料、吃出蟲子、醬油包破損泄漏變質、食品發(fā)霉等。

線上瓶頸之際,線下渠道也波折不斷。一位自嗨鍋前員工告訴Tech星球,線上是流量,線下才是根基。

然而,線下渠道布局,自嗨鍋相對滯后。根據CBNdate的報道,2020年,海底撈小火鍋背后的頤海國際銷售團隊超過200人,對接1500多家經銷商,經銷網絡可以觸及31個省級地區(qū)和港澳臺地區(qū),以及42個海外國家和地區(qū)。而同期自嗨鍋只有70人。

華創(chuàng)證券在一份報告中提到,因為自熱小火鍋產品體積占比更大,商超渠道傾向于選擇品牌更強的自熱小火鍋產品,進一步積壓了小品牌生存空間。

作為自嗨鍋的競爭對手,莫小仙從成立之初就更重視線下渠道。按照這兩家企業(yè)最新披露數據,莫小仙線下在總營收中占比略高。

去年8月,莫小仙創(chuàng)始人王正齊透露,業(yè)務團隊差不多200多人,電商運營團隊40人,線下銷售團隊160多人,線下業(yè)務占約70%。

自嗨鍋數據顯示,已滲透了線下80%的城市,進入10萬家商超便利店,其中不乏盒馬、華潤萬家、沃爾瑪、羅森、永輝、新佳宜等大商超身影,線下帶來的營收占比60%。

Tech星球走訪了幾處便利店、商超和夫妻店,發(fā)現(xiàn)自熱食品貨架上,自嗨鍋鋪貨數量并不算太多,海底撈、莫小仙和“我的天吶”鋪貨相對更多。一位夫妻店老板更是表示,現(xiàn)在已經不賣自熱產品,因為銷量很差。

值得注意的是,“我的天吶”市場知名度并不算高,但其背后運營企業(yè)為北京麥后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11月曾獲得元氣森林投資。

眼下,自嗨鍋正在加速布局線下經銷渠道。從招聘網站可以看到,在自嗨鍋發(fā)布的崗位中,大部分都是在招聘線下流通渠道經理,主要負責區(qū)域內重點經銷商開發(fā)和營銷活動執(zhí)行工作。

數據顯示,2022年,自嗨鍋線下銷售金額首次超過線上銷售。其中,線上銷售從2020年的7.23億元下降至2022年的3.24億 元,線下銷售從2.35億元攀升至4.95億元。

汪洪棟認為,即使成功入駐線下渠道,自嗨鍋也需要跟其他品牌“同臺競技”,消費者有更多選擇。線下也不會如線上一般,靠燒錢就能短時間內實現(xiàn)爆發(fā)。

自嗨鍋曾嘗試過線下門店。2020年10月開始,自嗨鍋開始在杭州、上海等地鋪設名為“自嗨鍋火鍋煲仔飯”的線下門店,主營以自嗨鍋食材為主的煲仔飯。初期以自營為主,后來大部分轉為加盟。

一位自嗨鍋員工告訴Tech星球,在他看來,現(xiàn)在自熱產品在下沉市場更有潛力,以河北省區(qū)域為例,相比省會石家莊,邢臺、滄州等地賣的更好,旅游和高校也是他所負責的區(qū)域里面主推的兩部分市場群體。

“2023年,不止自嗨鍋,自熱食品都會更難。像去年疫情封控下,會有很多機構、公司團購大批貨?,F(xiàn)在疫情防控政策放開,肯定是一大挑戰(zhàn)”,上述員工分析道。

03.自熱食品集體“渡劫”?

自嗨鍋的困局并非個例。莫小仙、食族人、拉面說等一度霸屏各品類榜首的品牌聲量都大不如前。

Tech星球注意到,目前自嗨鍋在通過“社交裂變”形式,招募合伙人,提升線上渠道銷量。具體規(guī)則是消費者在自嗨鍋線上渠道累計消費滿100元即可申請成為合伙人,通過分享銷售商城商品,自己/朋友支付1000元購買后,可獲得100元傭金;邀請一位新合伙人,也可以獲得相應獎勵。

從目前來看,有品牌背書的海底撈似乎更占優(yōu)勢。2022年“618”期間,魔鏡市場情報發(fā)布的天貓“方便速食/速凍食品”品類總榜上,自嗨鍋以1238萬元的成交額位列第20名,莫小仙以1404萬元銷售額位列第18,海底撈則擠進前10。

其他曾經紅極一時的自熱食品,表現(xiàn)得也都不盡如人意,甚至有品牌一度處于“生死邊緣”。去年6月,據新腕報道,曾在五年獲得六輪融資的拉面說被傳“一折出售公司”,某品牌內部人士透露,“拉面說方面多次登門拜訪,謀求被收購,報價不足高點估值的10%。有現(xiàn)金流斷裂風險,我們目前興趣不大。”

隨后,拉面說發(fā)布聲明稱,公司從未尋求并購,且經營情況良好,現(xiàn)金流穩(wěn)定,業(yè)務亦在平穩(wěn)發(fā)展和正向盈利。

圖片

來源/視覺中國

在“懶人經濟”、“一人食”賽道上,其他品牌也難言樂觀。作為微波袋裝預制菜唯二獲得融資的品牌,烹烹袋和叮叮袋,目前在天貓和京東的自營旗艦店均已關店。它們以“微波加熱、袋內即食”為特色切入預制菜賽道,這些品牌也曾創(chuàng)造出“黑椒牛柳意面袋裝預制菜半小時就賣出了1萬多份”的銷售神話。

一位餐飲從業(yè)者認為,在自熱食品行業(yè),市場已經飽和,格局已經固化,中小品牌很難起來。而且餐飲市場也很“時尚”,都會跟風。

資本也趨于冷靜。烯牛數據庫,2014-2021年,自熱食品行業(yè)融資事件數量呈現(xiàn)波動上升態(tài)勢,2020年達到頂峰,發(fā)生融資事件10起,但2022年自熱食品行業(yè)遇冷,截至11月僅發(fā)生融資事件3起,說明自熱食品行業(yè)熱度有所消退。

除了莫小仙在去年8月宣布新一輪融資之外,自嗨鍋、食族人、拉面說等在2021年后再未獲得融資。

硬幣的另一面是,目前獨居經濟、一人食賽道足夠大。頭豹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9-2024年,宅經濟所涉及的市場年復合增長率達17.7%,預計到2024年,市場總規(guī)模超過3萬億元。另一組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初我國獨居成年人1.25億。據國家統(tǒng)計局預測,到2030年獨居人口數量或將達到1.5-2億。

如今,結束高估值下的“蒙眼狂奔”,自熱食品到了必須回歸理性、回歸商業(yè)本質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