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方旗下的東方甄選直播間突然爆火,三天時間漲粉130萬,成為今年“618”直播電商的新網紅。另一邊,網友發(fā)現,多位頭部主播淡出直播幕前,甚至是消失。
而在多個城市經濟上半年受疫情影響的背景下,今年的“618”被賦予提振消費市場的期望,其所預示的一些變化,可能對未來的市場都影響深遠。
“618”仍保持兩位數增速顯示消費韌性
首先來看看今年“618”的最新戰(zhàn)績。
多平臺迎來了歷史新高,以最早發(fā)布戰(zhàn)果的京東為例,“618”金額累計超3793億元,去年為3438億元。不過,增速放緩是不爭的事實。今年,京東“618”同比上漲超過10.3%,而去年的漲幅達到27.7%。
阿里巴巴傾向于不發(fā)布 “618”購物節(jié)總的銷量數據,但今年天貓同樣保持了正增長,共有超過26萬品牌參加,出現了近300個成交額過億的品牌,100個成交額過億的單品。超10萬中小賣家增速超過100%。
拼多多則公布說,今年僅品牌官方旗艦店的數量就同比增長182%,商品數量也同比增長264%。日化品類銷售同比增長110%,美妝產品拼單量同比增長122%,家電品類銷售規(guī)模同比增長103%,手機官方旗艦店銷量同比增長124%,均實現了翻倍。
根據中國消費數據公司星圖數據估算,阿里旗下的天貓商城、京東、拼多多在“618”期間一共實現了5784億元銷售額,相比去年提升26.5%。這個數據也顯現了中國消費市場在疫情后的強勁韌性。
另外兩大非購物平臺但布局直播電商的抖音和快手,雖然公布的數據中都避免了具體金額,但從一些數據中還是可以窺見增長。
6月1日至18日期間,抖音直播總時長達4045萬小時,掛購物車的短視頻播放了1151億次,參與活動的商家數量同比增長159%。快手的戰(zhàn)報側重于強調品牌商家GMV同比去年增長達到515%,服務的商家數量較去年增長近40%,快品牌訂單量超過1200萬等。
根據第三方數據顯示,以GMV(商品交易總額)計算,今年直播電商仍舊保持了10%的增速,占到總GMV20.8%。銷售總額排名為抖音第一,快手和淘寶旗下的點淘分列第二、第三。
頭部格局大變
“東方甄選”成最大贏家
今年的另一大變化是,頭部主播紛紛淡出視線,“新手”新東方旗下抖音電商直播間東方甄選成功出圈,尤其是雙語主播董宇輝粉絲實現暴漲。
從粉絲變化來看,東方甄選漲粉集中在6月13日至6月17日,四天時間上漲了約1010.8萬的粉絲,6月13日之后單日漲粉量均超過100萬。
根據灰豚數據,“618”當天東方甄選直播間的在線觀看人數為6167.3萬,共上架212個商品,銷售額達6985.7萬,“618”好物節(jié)”(6月1日-6月18日)活動期間銷售額總量達3億。
不過,東方甄選并不是抖音第一,榜一是并不出圈的“大狼狗鄭建鵬&言真夫婦”,整個活動期間帶貨量達5億。
快手平臺第一名則是辛選旗下的“蛋蛋”,銷售額為2.1億,位于榜單第五名。
今年的淘寶暫未公布相關達人的帶貨榜單,但即使和去年的成績相比,抖快的網紅顯然無法和淘寶傳統的幾個大主播相比。去年全網榜單的前五均為淘寶所包攬,且銷售額要遠遠高于其他兩個平臺。
從銷售額變化,可以看出直播電商格局已經發(fā)生轉折性的變化。
在直播電商領域,近兩年一直呈現李佳琦與薇婭超頭部主播兩家獨大的局面,直播電商的主播生態(tài)中“二八效應”明顯:
去年雙十一淘寶主播銷售額榜單中,榜單前十的總銷售額中,薇婭和李佳琦兩人的銷售額就占據了2/3。
但從2021年末下半年開始,直播電商行業(yè)先后經歷了薇婭和雪梨偷逃稅事件、羅永浩選擇退居幕后、辛巴售賣假燕窩被暫時禁播、以及今年的李佳琦突然停播事件。
當然,大部分頭部網紅即使自己轉入低調,但還是通過一些辦法把老粉進行了留存。
比如薇婭倒下后,助播們成立的“蜜蜂驚喜社”直播團隊 “618”當晚約有980萬人觀看;類似的,辛選創(chuàng)始人辛巴也首次自己沒有直播,重擔交給了旗下主播蛋蛋和其他30多名主播,安排了120場直播……雖然這些助播團隊以及同公司其他主播繼承了這些頭部主播的流量,但頭部網紅們流量整體下滑是肉眼可見的,從“淘抖快”三大平臺TOP20達人的帶貨銷售額(GMV)來看,頭部主播們也沒有去年那樣突出。
流量下滑甚至連累了平臺。根據易觀千帆數據,點淘4月的月活數(1833萬)就出現了下滑,和上個月相比下降了達10.78%,說明淘寶直播電商熱度有所下降。
強勁的“去頭部化”的趨勢意味著,更多流量和用戶將轉向腰部主播,也會持續(xù)有新人加入到網紅直播帶貨的隊伍中,而流量重新分配的機制,則由新的主播、平臺、觀眾、算法等多重力量決定。
新的帶貨方式正在產生
還有一個問題是,電商直播是否已進入瓶頸期?
整體上看,市場仍在擴大,但增速確實有所放緩。
相關的是,從2021年上半年開始,有關直播帶貨等網絡交易行為的規(guī)范密集出臺。
可以說,直播電商“野蠻增長”的時段結束了。該行業(yè)市場將逐漸放緩增速,有序推進。
而作為網紅經紀人公司的MCN機構數量經過了前段時間的爆發(fā)式增長后,雖然還在增長,但增速開始放緩,根據艾媒咨詢的預測,隨著市場的飽和與商家、品牌參與到直播當中,再加上法律法規(guī)的進一步完善,未來MCN機構的數量及市場規(guī)模增速將進一步下滑。
從今年“618”及之前一段時間的數據來看,有兩個趨勢值得重視:
一是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選擇增加自播渠道,商家直播逐漸成為主流趨勢。
相比網紅更側重于直播流量和帶貨效率,商家和品牌方的直播,正從和消費者互動、提升知名度的渠道,逐漸變成重要的銷售渠道,其話語權開始逐漸提升,甚至有時候商家自播與網紅主播之間呈現相互博弈的局面。
商家自播令商家將流量抓在自己手中,鞏固私域流量,而無須受制于頭部主播,頭部主播坑位費加上傭金動輒占據銷售額30%-50%的時代,可能一去不返。
隨著頭部網紅的退潮,越來越多的商家加入到直播潮流中,比如今年6月份的抖音電商商家自播銷售額和去年同期相比,高了近7倍。從趨勢上看,從2021年開始,除2月外,抖音店鋪直播場次均有所增長,尤其是在去年第四季度,增速較為明顯。與此相比,抖音的達人直播增速則呈現逐漸放緩的趨勢,2021年6月,抖音電商商家自播銷售額和去年同期相比高了近7倍。
電商直播平臺也在有意識向各個品牌商家傾斜流量分配,增加對其扶持力度。種種跡象都表明,商家自播將和達人主播平起平坐,讓整個直播生態(tài)格局更加平衡。
第二個方面就是平臺和商家都更加注重優(yōu)質內容的呈現。
相比“買它買它!”的無腦式灌輸,東方甄選的董宇輝直播中帶來很多金句:“你后來吃過很多菜,但是那些菜沒有味道了,因為每次吃菜的時候,你得回答問題,得迎來送往,得敬酒,得謹小慎微,你吃的不是自由”“我想把天空大海給你,我想把大江大河給你,好的東西就是想慷慨地給你”……
東方甄選的直播間像一股清流,通過內容而不是低價吸引用戶注意力停留、參與互動從而實現商品購買。簡單來說,就是用優(yōu)質內容激發(fā)用戶興趣從而實現價值轉化。
另外一種趨勢,就是越來越多的直播間會有更多的特寫近景鏡頭展示商品細節(jié),或是在主播試用產品時配上短視頻講解,對產品的展示朝著更生動、更沉浸式、更立體化的方向發(fā)展,回歸到商品本身的場景傳播,成為新的直播方式。
可以說,未來已來。扎根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線上電商仍然面臨著各種機遇,唯有專注于內容產品本身,同時努力提高用戶的體驗感,才能在電商領域走得更長遠。
作者:仝若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