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佩戴好口罩,掃碼測溫。”在南城街道政務服務中心,一名退休阿姨每天都來到這里做志愿者,解答群眾各種疑問,幫助群眾預約辦事。
她的名字叫馮玉蘭,今年64歲。10年前,從國企退休的她正式加入志愿者隊伍,利用業(yè)余時間參加各種志愿服務活動2000多次,累計志愿服務時長超1.6萬小時。
冬天為流浪人士送溫暖,定期到敬老院和兒童福利院探訪,每周六下午送愛心快餐給獨居老人,疫情期間在防疫檢查站和南城政務服務中心做防疫志愿者,服務各種大型賽事……十年來,這些活動都閃現(xiàn)著馮玉蘭的身影,大家親切地叫她“蘭姐”。
10年的堅持付出,也讓蘭姐收獲了不少榮譽。近日,廣東省公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廣東好人”候選名單,蘭姐作為“助人為樂”好人上榜。
從國企退休后注冊成為志愿者
從初中開始,馮玉蘭每當放寒、暑假,都會和幾位好朋友一起到圖書館幫忙整理圖書和辦理借還書籍服務。
當時還沒有志愿者這個說法,去圖書館幫忙都是自發(fā)的行為,但正因為做了這么有意義的事情,馮玉蘭的每個假期都過得很充實、很開心。
“我經(jīng)常想,退休后還能做什么呢?”馮玉蘭告訴記者,當有了志愿者組織后,于是到處打聽如何加入。2012年,從國企會計師崗位上退休后的她,正式注冊成為志愿者,開啟了“發(fā)揮余熱”的退休生活。
從2013年開始,每當溫度降到9℃,蘭姐和其他志愿者們就會在晚上8點冒著嚴寒集合,帶上速食面、熱水以及救助站發(fā)放的棉衣、棉被、毛衣等御寒物品,到公園角落、天橋底下尋找流浪人士,給他們泡上一碗熱面,并主動詢問是否需要其他幫助,同時聯(lián)系救助站接收他們。
蘭姐回憶說,有位20來歲的女子,幾年都在同一個地方吃住,剛開始,這名女子很抗拒和大家接觸,更不允許男士接近。
蘭姐每次都主動上前與她交談,幾次過后,女孩才解除了戒心,之后每次見到蘭姐都會露出笑容,并且愿意接納其他志愿者了。
持續(xù)6年為獨居老人送熱飯
蘭姐還會定期帶著志愿者們到敬老院、兒童福利院探訪,將慰問品帶給老人和孩子們,也會送去精心準備的娛樂節(jié)目,為大家?guī)g樂。院子里時常充滿歡聲笑語,像過年一樣快樂。每次離開時,大家都會問蘭姐什么時候再來看望他們,那期待的眼神,可以看得出來,他們都真心喜歡蘭姐。
在莞城,每周六下午5點鐘都有這樣一群志愿者,他們忙碌地將愛心人士捐贈的一份份熱飯裝袋,然后分成幾路人馬,將熱飯送到孤寡老人和獨居老人家中。
這項公益活動已經(jīng)持續(xù)開展了六年,風雨無阻。這六年里,蘭姐基本上都沒缺席過,即使再忙,她都會預留時間參與這個活動。
有位叫芳姨的老人,每周六必定等在家中,盼著志愿者們的到來,芳姨不是惦記著愛心餐,而是想見到這群熱心、快樂、充滿陽光的志愿者。
蘭姐會白話,芳姨是本地人,芳姨每次都拉著蘭姐的手,不停地述說著往事,有時還會興奮地唱些小曲。
“這個活動的意義,不僅僅是為孤寡獨居老人們提供一份愛心餐,更多的是讓老人們感受到有人關心他們,惦記著他們,會定時來看望他們,及時地幫助他們?!碧m姐告訴記者。
志愿服務讓她感到開心和快樂
在疫情期間,蘭姐積極響應號召,協(xié)助社區(qū)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保障民生,連續(xù)一個多月在防疫檢查站做防疫志愿者,為遏制疫情擴散、打贏疫情防控這場硬仗貢獻志愿力量。
2020年3月做防疫志愿者期間,蘭姐每天都到桑園工業(yè)區(qū)防疫檢查站工作,一站就是一整天。作為志愿者,她還主動負責了湖北籍人員的測溫和入園登記,每天都要登記幾十人,常常顧不上吃飯,為了少上廁所,甚至連水都不敢多喝。
2020年10月,蘭姐加入了南城政務服務中心的志愿服務隊,每周工作五天,協(xié)助安檢、登記、測溫、維序、咨詢、幫助群眾預約辦事等等。
辦事大廳每天數(shù)以千計的人進出,形形色色什么人都有,其中不乏一些蠻不講理的,蘭姐在工作中也受了不少的誤解和委屈。
“剛開始的時候,心里挺難受的,甚至想過放棄這個工作?!碧m姐告訴記者,在志愿隊隊長和大廳領導的疏導下,自己認識到任何時候都要以平等方式對待服務對象,不因服務對象的不同身份、不同性格而有任何歧視,要耐心細致地指導幫助前來辦事的群眾。
漸漸地,蘭姐已經(jīng)能從容應對各種突發(fā)事件,并且在工作中獲得快樂,特別是幫群眾解決問題之后,當聽到一聲聲由衷的感謝時,心里的溫暖、滿足感,都讓她覺得當這個志愿者,值得。
“在志愿服務中不僅收獲了快樂、滿足感,生活也過得非常充實,志愿服務已經(jīng)成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碧m姐告訴記者,參與志愿服務活動貴在堅持,還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價值,服務社會、傳遞愛心、傳播文明,讓自己感到很開心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