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莞市民的朋友圈,每天都有來自東莞公安民警轉發(fā)的反電信詐騙信息和溫馨提示接連不斷,朋友圈里刮起了“反電詐旋風”。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成為當前東莞公安機關工作的重中之重。這項專項工作開展的成效,是守護好群眾的“錢袋子”的關鍵,也直接影響到群眾安全感和對公安工作的滿意度。
近日,2021年度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第三方測評工作已啟動,東莞連續(xù)三年獲評全省平安建設優(yōu)秀等次,將在此次第三方測評中接受群眾的新考評,迎接新挑戰(zhàn)。10月12日,東莞舉行“平安2021”新聞發(fā)布會,聚焦全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情況、聯席機制及打防成效,具有重要的意義。
東莞公安打擊電信網絡詐騙捷報接連,今年1—9月,全市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3300多起,抓獲犯罪嫌疑人4000余名,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944.23萬元。電信網絡詐騙警情同比下降42.61%,降幅位列全省第二,案件持續(xù)高發(fā)勢頭得到了一定遏制,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打擊治理成效。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更高,讓東莞這座城市更友善、更溫暖、更平安。
健全反應機制
不斷提升專業(yè)打擊能力
“情況緊急!唐女士疑似接到電信詐騙電話,她的手機一直打不通,她已按照不法分子的‘指示’設置了來電攔截!”今年8月29日,常平公安分局松柏塘(站前)派出所社區(qū)民警周煜強接到反詐預警指令,要求他迅速聯系疑似接到電信網絡詐騙電話的唐女士,對唐女士進行勸阻。
周煜強致電唐女士,聯系無果后馬上與下沉警力到唐女士居住的出租屋進行尋找,最后在作為“東莞義警”的出租屋樓棟長的幫助下找到唐女士。唐女士對民警一行表現出不信任的態(tài)度,選擇隱瞞案情,經過幾番勸說仍不相信。大家耐心地向唐女士解釋電信網絡詐騙的常用套路,唐女士才如夢初醒,及時避免了經濟損失。
這是東莞公安“反詐”的工作剪影之一。在打擊電信網絡詐騙中,預警勸阻做法發(fā)揮了明顯的作用。這得益于東莞公安建立完善“市反詐騙中心、鎮(zhèn)反詐騙中心、社區(qū)民警”三級聯動機制,制定了詳細的預警勸阻工作指引,綜合采取短信、電話或見面勸阻等方式。
在新聞發(fā)布會上,東莞市公安局黨委副書記、常務副局長董鐵表示,2021年以來,通過勸阻,市公安局成功避免54萬多名群眾受到電信網絡詐騙,緊急止付涉案資金3.2億元,有效守住東莞市民的“錢袋子”。
市公安局通過建立“反詐聯勤作戰(zhàn)中心”,構建多警種多部門聯動作戰(zhàn)的7×24小時全天候工作機制,以大數據深度應用引領研判偵查,不斷提升專業(yè)打擊能力。全市公安機關先后搗毀詐騙窩點92個;對重大案件實行專案偵辦,共破獲被騙百萬元以上案件33起,破案率同比上升10.2%;對貸款、刷單、“殺豬盤”、冒充客服等高發(fā)類詐騙犯罪實施集群打擊,先后組織4次“颶風”集群戰(zhàn)役,抓獲犯罪嫌疑人400余名;對“黑灰產”犯罪重點打擊,打掉技術開發(fā)平臺、網絡引流推廣、虛擬貨幣洗錢等團伙21個,堅決斬斷技術鏈、網絡鏈、資金鏈,形成強大震懾。
創(chuàng)新綜合治理
統(tǒng)籌打擊電信網絡詐騙
今年以來,在提升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的同時,市公安局緊密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和公安隊伍教育整頓,以深入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載體,協同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全力開展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
在“反詐”工作中,穩(wěn)步推進綜合治理的措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2016年3月,市政府牽頭建立東莞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局際聯席會議制度,將全市24個部門納入成員單位,定期召開聯席會議,部署推動全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2016年9月,東莞市反詐騙中心正式成立,三大通信運營商、商業(yè)銀行派員進駐,統(tǒng)籌全市接警勸阻、被騙資金處置、信息處置、分析研判和防范宣傳工作。
今年5月,市公安局成立反詐聯勤作戰(zhàn)中心,三大通信運營商、商業(yè)銀行和相關警種帶資源、帶權限進駐,以“一盤棋”思想統(tǒng)籌謀劃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實現上下聯動、數據同步、資源共享。
董鐵說:“東莞公安依托聯席會議制度優(yōu)勢,著力構建起‘黨政主管、綜治主導、行業(yè)主責、公安主打、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工作格局,聯合市委政法委推動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納入平安建設內容,納入2021年度平安建設(綜治工作)考評項目?!?/span>
目前,市公安局聯合人民銀行、三大運營商、郵政局等部門,進一步加強對金融、通信、快遞行業(yè)管控力度,聯合市委網信辦落實互聯網企業(yè)落實主體責任。同時,聯合法檢部門推進電信網絡詐騙快速批捕起訴、快速審理判決,建立涉網新型犯罪法律研究團隊,對重大案件開展會商,研究基層法律適用,出臺指導性案例。
無論是當前的“反詐”工作,還是常態(tài)化的平安建設,優(yōu)異的成績離不開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的積極探索。2018—2020年,東莞平安建設在省考中連續(xù)三年排名第二,獲得優(yōu)秀等次。2020年,東莞被列入中央政法委聯系點,成為創(chuàng)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首批試點城市,獲評“第一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項目”。
東莞公安正全力推動構建“全民反詐防騙”新格局。其中,開展“全警反詐”專項行動與全面強化防范宣傳相結合,通過“聽覺+視覺”“線上+線下”“傳統(tǒng)媒體+新媒體”,多形式、多渠道開展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宣傳。
東莞公安不斷創(chuàng)新做法,比如針對工廠企業(yè)財務人員、老年人和學生等易受騙群體,量身定制有針對性的反詐宣傳方案。當前,東莞已形成了全民反詐、全社會反詐的良好態(tài)勢。
強化源頭治理
打掉“兩卡”違法犯罪團伙54個
在發(fā)布會上,東莞公安通報了電信網絡詐騙十大高發(fā)案件,其中,辦理貸款詐騙占比最高,占全市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警情總數20.34%。東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支隊長蔡樹偉介紹,易受騙群體是學生、工人、個體經營者。
辦理貸款詐騙的屢見不鮮,以“電話卡和銀行卡”(下稱“兩卡”)進行詐騙的問題尤其突出。
今年以來,全市公安機關以“斷卡行動”為主要抓手,依托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局際聯席會議制度,積極對接監(jiān)管部門、通信運營商、商業(yè)銀行開展工作,全面強化源頭治理、綜合治理,取得明顯成效。
東莞市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陳成枝表示,東莞加大開戶審核力度,要求銀行、運營商堵塞開卡環(huán)節(jié)風險漏洞,通過提高電話卡開卡資費標準、控制銀行風險賬戶非柜面業(yè)務、限制可疑賬戶交易額度等方式,把好開戶審核關,并要求開戶人簽訂《開戶責任告知書》,告知非法買賣銀行卡等違法行為需要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加強開戶人的宣傳教育。對銀行、運營商發(fā)現的可疑開卡人員,建立快速預警機制,由銀行、運營商及時向公安機關推送線索,公安機關快速出警打擊,擠壓本地非法開辦販賣兩卡團伙犯罪空間。
今年1—9月,東莞公安共打掉“兩卡”違法犯罪團伙54個,繳獲涉詐電話卡2402張、銀行卡878張,懲戒“兩卡”失信人員866名,整治違規(guī)行業(yè)網點、機構334家,從源頭上全力遏制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高發(fā)態(tài)勢,東莞的“黑灰產”得到了有效整治。
陳成枝表示,接下來,東莞公安圍繞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繼續(xù)開展“去存量、控增量”,在存量方面聯合三大通信運營商、商業(yè)銀行優(yōu)化風險監(jiān)測模型,進一步完善信息共享、協調聯動的工作機制,在增量方面繼續(xù)要求銀行、運營商加強開卡管理,提高開戶審核門檻等。通過一系列的打擊治理措施,切實守護群眾財產安全,提升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