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事廣告海報。圖片來源:海南椰樹集團微博
文|馬小龍
椰樹集團的廣告再引爭議。
3月25日,椰樹集團在其官方微博發(fā)布了這樣一則廣告——培養(yǎng)正副總經(jīng)理學校招生,引發(fā)網(wǎng)友們的吐槽。
廣告寫道:“入學就有車、有房、有高薪、有美女帥哥追;畢業(yè)后包工作,升任集團副總后年薪108萬,有貢獻獎勵600萬海景房、獎勵1000萬別墅、獎勵分紅股權……”
其中,“入學就有美女帥哥追”等話語以及廣告海報風格被指“低俗”“三觀不正”。對此,椰樹集團回應稱,廣告中沒有展示任何少兒不宜等內(nèi)容,確實理解不到網(wǎng)友所指出的問題,“我們公司的廣告一直是這種風格?!?/p>
這是繼2017年在廣告中提及“椰汁中含有維生素E,可改善XX,促進少女發(fā)育”等涉嫌低俗營銷的手法后,椰樹集團再在廣告上被指低俗。
就此次發(fā)布的廣告海報整體風格而言,在廣告頁面中,身穿紅色衣服的女演員擺著姿勢,拿著椰樹產(chǎn)品,曾惹爭議的廣告詞“從小喝到大”也一如既往。再加上“入學就有美女帥哥追”這句話,赤裸裸地將兩性關系作為營銷噱頭,其“風格一直如此”的辯解更是蒼白、無力。況且,“風格一直如此”也不代表就是正當和合理的,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若一直打“性暗示”的擦邊球,不僅影響其自身品牌形象,在“打擦邊球”成功后,對整個廣告行業(yè)的風氣也是一種不良示范。
從另一層面去看,作為公共文化的一部分,長期的廣告灌輸,對消費者的價值觀念會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尤其是那些青少年消費者。類似打“性暗示”擦邊球的廣告形式,極易加強輿論場域中對個體身體的規(guī)訓,也在某種程度上加深了性別偏見。誠如有網(wǎng)友所說,看這種廣告,總有一種被冒犯的感覺。
這些問題都不會因為椰樹集團“認識不足”而消失,狡辯也并不能掩蓋其屢屢“打擦邊球”的事實,對此需要追問的是:為何屢屢引起輿論反彈的椰樹集團依舊要打這副舊牌?
究其根底,還是因為這樣真的能引來流量與關注度。但椰樹集團也該明白,一時的流量并不代表長久的影響力,如果一味無底線營銷,就算暫時博得眼球,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毀掉自己品牌的影響力。營銷有底線,良好的社會美譽度才是一個品牌行穩(wěn)致遠的保證。
為此,相關企業(yè)不能忽視爭議背后的真問題,也不能再拿“兩性”繼續(xù)做營銷噱頭。監(jiān)管部門也該及時出手治理此類涉低俗廣告,該處罰的就不該縱容,用善治維護良好社會風氣。
□馬小龍(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