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評論員 吳雙建
8月27日,一段內容為“殘疾老太氣哭公交司機,司機聲淚俱下跪求撤銷投訴”的視頻在社交平臺熱傳,引發(fā)關注。8月29日,成都公交集團客服工作人員回應上游新聞,經調查核實,當事駕駛員未按照相關服務標準為市民提供服務,從而引發(fā)乘客投訴。公交集團按照規(guī)定對當事駕駛員進行罰款200元處罰,取消該駕駛員當月星級評定,要求其書面檢討并通報批評。
相關視頻截圖
司機聲淚俱下跪求老太太撤銷投訴的視頻,牽動著眾人的心,讓人同情之余,更想知道真相。他跪在地上,指著手機里的視頻,帶著哭腔對邊上的人說,“你們看這個視頻,是不是我不拉你?”“我上有老下有小,24日,你們看一下!”司機表示,他因此被扣了半個月的工資,而老太太則堅稱“他不搭我”。
現在權威的說法是,老太太所言的“他不搭我”并不符合事實,司機只是“未及時幫助殘疾人乘車”,不存在拒載的情形;二是司機也沒被扣半個月的工資,只是被罰了200元錢。
乘客認為自己權益受到損害,有權利投訴舉報司機,接到乘客投訴,公交公司進行調查處理,本無可厚非。關鍵就是,一定要查清楚細節(jié),把真相弄清楚,再依據規(guī)章作出處理,這樣才能服眾。
現在來看,“未及時幫助殘疾人乘車”和老太太所言的“拒載”之間,事件的性質是截然不同的?!拔醇皶r”是說司機沒有主動熱情服務,沒有及時放下后門處的無障礙踏板,但這就該處罰嗎?如果司機碰到殘疾人嫌搭載麻煩,司機一腳油門就開走,那處罰司機,大家不僅理解,還會譴責他沒有服務意識。
司機情緒激動當然不對,公眾認為他覺得自己很冤,甚至不惜下跪來討清白。罰款200元錢不說,還要“取消該駕駛員當月星級評定”“要求其書面檢討并通報批評”等,這一連串的處理是不是太重了?另外,他被“取消當月星級評定”,是不是又影響他當月的收入呢?給人的感覺,就不只是200元錢的事。
公交司機根據崗位職責規(guī)范給乘客提供服務,是他們的責任,但客觀來說,用經濟處罰的措施來規(guī)范司機的行為,還是應該慎重,除非司機犯了安全方面的大問題。其次,公交司機靠工資賺錢養(yǎng)家糊口,公司對一些情節(jié)并不嚴重的違規(guī)行為,加強教育、通報批評就未必不能達到警告當事司機、警示他人的目的。說穿了,就是要給司機多一些關愛,在依規(guī)章處理的同時,還能有些人情味。
據媒體報道,下跪求情事件發(fā)生后,當事司機寫了一份檢討。檢討中稱,他做出了一些不理智的行為,并說了一些過激的言論,“引發(fā)了較大輿論,給公司帶來了負面影響。通過車隊領導的批評教育,深刻意識到自己的錯誤?!?/p>
司機本來被罰款了,一再被批評教育,最后又因為“給公司帶來負面影響”檢討,就不知道他“深刻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是發(fā)自內心的,還是急需這份工作而選擇服從。
但從網友的反應來看,大家顯然更同情他了。拋開罰款不論,員工做出非理性的行為,公交公司為什么不想辦法疏導他的情緒,進行安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