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發(fā)生在相隔 300 多英里的兩端,一邊是好萊塢的編劇在大罷工,其中一個訴求就是“保護內容創(chuàng)作者不會被 AI 替代”;一邊是 Google 在自己的大會上展示 AI 超能力、宣講 AI 責任論。一切都體現著一種矛盾又和諧的錯亂感。
在 I/O 大會的熱鬧之后,Google 組織了一場更硬核的小規(guī)模交流,公司 CEO 桑達·劈柴(Sundar Pichai)和三位高管(負責技術與社會研究的高級副總裁,James Manyika;負責云服務的高級副總裁,Thomas Kurian;負責搜索的副總裁,Elizabeth Reid)同受邀媒體溝通了他們對于 AI 責任與未來的看法。果殼也在現場參與其中。
在 I/O 大會的熱鬧之后,Google 組織了一場更硬核的小規(guī)模交流|Google
在交流中,劈柴談到了如今人們最焦慮的“人工 vs. 智能”的競爭關系,他認為:也許短暫的一些波動和影響不可避免,但長遠看,AI 只會更好地輔助人們的工作,而非替換掉我們。
以下是這次交流的主要內容,經果殼篩選并整理編輯。
01 關于AI
Q:短期內,對于 AI,你最興奮的期待是什么?
劈柴:
一直以來,我們都在努力把知識和信息的入口交到每一個人手上。AI 并沒有將這件事改變,反而使之加入了一種特別的能量。對于我們這個社會面臨的種種難題,我從不低估 AI 的解決能力,不管是醫(yī)療健康,還是可持續(xù)發(fā)展。
回想一下,當 AlphaFold 突然將兩億個蛋白質結構向世界公布的時候,那種巨大影響會持續(xù)多久。因此,我認為即使我們就以十年為時間單位來看,AI 能帶來的創(chuàng)新也將是成倍增長的。
云業(yè)務副總裁:
就在上周六,一位非洲的老師說起她正在用谷歌的 workspace preview 產品編寫自己的五年級數學教學計劃。她說,她平時只能尋找身邊的人來一起商量教學計劃,但現在通過 AI,她能夠從全世界最好的教學計劃計劃中獲得參考幫助。
人和 AI 二重奏|Unsplash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把這個產品命名為 Duet(二重奏)——人類與 AI 的合奏,無論普通人、小公司,還是大公司,都可以受益于它。
技術研究高級副總裁:
我個人最偏愛 Tailwind(Google 在大會上最新公布的智能筆記應用),這可能是最出乎意料的 AI 應用之一了吧——你的個人 AI 智能筆記本。
還有一個在過去五六年中很棒的項目,谷歌一直投入其中,叫做 Data Commons——通過它人們可以訪問獲取海量信息,包括氣候信息、健康信息、社會經濟信息等等,之前人們必須會使用 SQL 才能實現訪問,但現在,你只要會跟 Bard 交流就可以實現了,超級酷。
搜索業(yè)務副總裁:
我個人最期待的是生成式 AI 帶來的超級搜索。當人們獲取信息的難度不斷降低,自己的好奇心就會被不斷探索——生活也將因此獲益。
Q:過去幾十年,人們都在努力去讓技術發(fā)展得越快越好,但對于如今的 AI,這是不是第一次谷歌覺得應該把速度放得慢一點?思考得多一點?
劈柴:
對于谷歌,當面對 AI 時,我們不會把它當作一場競賽,需要競爭的唯一,是我們如何能把 AI 做得正確。這個過程中,我們當然需要大膽地創(chuàng)新,但持續(xù)地負責更重要——這不光是我們的責任,對很多參與者也同樣。保持平衡,這很重要。
對于記者、程序員、翻譯等這些擔憂自己被取代的人,你有什么想說的?
劈柴:
AI 肯定會帶來一些變化的?;乜催^去二十年的話,技術帶來了更多的自動化,我們也一直在面對類似的問題。我們的社會,已經適應了太多次這樣的改變。
我的確覺得我們不該低估 AI 帶動更多經濟發(fā)展機遇的能力,就像曾經的互聯網一樣——但在一些領域,的確會產生一些波動。這也是為什么政府的角色變得如此重要,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要在有利于社會的前提下去發(fā)展這項技術。
我不覺得我們今天就能擁有全部答案。技術會不停地進步下去,我們身在其中,也要不停地像考慮效益一樣思考這些變化。
圖源:Unsplash
我的確已經還很多領域看到了好的改變,比如放射科醫(yī)生,也有很多人覺得會被 AI 取代,但實際上 AI 反而在幫助更多的人成為放射科醫(yī)生——這能讓放射科醫(yī)生解放更多的時間來和病人溝通,而不是把時間都花在那些常規(guī)的重復工作中。我的確很難預測這種 AI 帶來的變化具體會如何發(fā)展,但正面的案例肯定會越來越多的。
技術研究高級副總裁:
的確,一些崗位會減少,一些職位會被取代;你會看到有人失業(yè),也會看到有人獲得新的崗位。但技術和效率一直會創(chuàng)造新的經濟增長和就業(yè)機會。
比如,在 1995 年之前,多數國家都找不出一個叫做“網頁設計師”的職位——它根本就不存在。我們正在經歷一個類似的過程,一些新職位,比如“提示詞工程師(Prompt Engineer)”就出現了。
所以,隨之而來會有一整套崗位需求開始隨之增長。很多崗位會在技術的加持下變得跟從前不一樣,關鍵是我們如何去幫助人們適應。
Q:通用人工智能(AGI,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會實現么?這是 Google 的目標么?
劈柴:
“通用人工智能(AGI)”這個詞本身,對不同的人意味著不同的東西。
我甚至都不會去想“創(chuàng)造 AGI”這個事情|作者拍攝
在我們專注的領域中,AI 技術的進步顯而易見,但我們仍必須保證它在正確的路線上,我們必須專注于大膽而負責的研發(fā)。不管我們是不是真的存在一個叫做 AGI 的東西,比今天更智能的系統(tǒng)都一定會出現,這個進程一定會發(fā)生。
事實上,我甚至都不會去想“創(chuàng)造 AGI”這個事情,大多數在谷歌工作的人也和我一樣。研究者會提到這個詞,用來指代強 AI 或其他,但那和我們今天大眾意義上的理解是不同的。
技術研究高級副總裁:
我補充一點,我們確實想要更高能的 AI 系統(tǒng),并且讓他們變得更加“通用”,我們會持續(xù)為之工作。關于 AGI,這真的是取決于每個人各自的定義和提出需求者的身份。
Q:如果到了 2050 年,如果我們把 AI 真的做“對”了,利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了,我們需要怎么做?
技術研究高級副總裁:
要把 AI 做正確,我認為包括兩部分。一方面,要確保我們能充分認知 AI 的潛能和優(yōu)點——去想想我們能幫助哪些人?哪些生意?那些社會問題?另一方面,我們還必須思考 AI 的復雜性和風險——它的偏見,它的“毒性”,不光要理解它,還要能引導啟發(fā)它。
到 2050 年,如果我們要把 AI 這件事做“對”,那不光需要我們,還要所有人、政府和社會一起努力。
02 關于Google
Q:對很多人來說,Google 的體驗就是搜索,我們該如何期待未來的搜索?
搜索業(yè)務副總裁:
多年以來,我們都在努力讓搜索變得更自然和易懂。去問一個一個朋友很簡單,對吧?那如果要訪問全世界的信息也變得如此簡單呢?
為了達到這個效果,我們就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語音的交互、自然語言的交互、AI 在照片圖片上的識別等等。
如今,新的生成式體驗讓我們能提出更多之前沒有的新問題了,這真的又一次改變了我們組織信息的方式。
Q:傳統(tǒng)的 Google 搜索是人們?yōu)g覽網頁的想到:如果信息錯了,就換一個網站點進去。但現在增強搜索出現了,你們同時成為了內容生產者。那么,你們會如何確保這部分信息正確呢?
搜索業(yè)務副總裁:
從建立搜索模型開始,我們就會從事實準確性和安全性來思考。
我們的模型可以實現信息交叉驗證,不符合標準的就不會被顯示出來。新的增強搜索還會顯示參考資源,用戶可以自己深入進行二次驗證。
另外,我們有一套保護措施,針對信息安全行、過濾有害信息和錯誤信息等。舉個例子,如果你自行搜索“3 歲孩子吃泰諾的安全劑量”,我們就會判斷不該回復——這個錯誤風險太高了對不對?因此,在返回的內容中,就只有網頁結果。
有時候我們會犯錯,但我們一直在采取很多措施,持續(xù)減少錯誤帶來的危害,讓我們的產品在進入市場使用之前變得更好。
Q:科技公司總有各自“領地”,比如 Google 的搜索,Meta 的社交。但你說過,你不希望任何一家公司,包括 Google,來主導 AI。你真這么想么?
劈柴:
AI 將影響一切。一家公司主導一切,這幾不可能,也不應該。這是一種將深深影響人性的技術,所有人都是利益相關者。
技術研究高級副總裁:
如果我們想想 AI 生態(tài)是如此的寬廣,這會是一個多元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包括我們在內還會有很多公司。AI 早就成為了一種屬于公共目的的技術,分布在每一個領域。
Q:你人們說谷歌已經在 AI 上落后于 OpenAI 和微軟?你后悔公開 Transformer 架構了么?
劈柴:
我認為公開 Transformer 是有價值的。AI 技術屬于一種大的平臺轉變,我們?yōu)榱诉@一刻已經努力了很長時間。
圖源:Unsplash
推動最先進的技術,并與世界分享——這恰恰是我們一直能激勵人才、吸引人才的原因。我非常自豪,是我們創(chuàng)造了 Transformer,并在推動 AI 進化發(fā)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Q:今年是 Google 25 歲的生日,展望下一個 25 年,你最期待什么?
劈柴:
多年前,我們就決心開始研究人工智能,是因為我們意識到這是讓我們踐行公司使命的最佳選擇——將知識和信息帶給更多的人。
圖源:Google
接下來的 25 年,讓 AI 幫助到每一個人,將是我們的憧憬和使命,我們會大膽地、負責任地去做這件事。為每個人打造技術,這就是深深刻在我們 DNA 當中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