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戒八戒午夜视频_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_乡村大坑的性事小说_女人脱裤子让男生桶爽在线观看

大廠“模仿秀”:難掩焦慮,騰訊更不必說

 原創(chuàng) | 大廠“模仿秀”

  在零和博弈中尋找增量以緩解焦慮,成為互聯網大廠們切實可行的辦法。

  來源:財經新商道

  作者 肖九洲

  編輯 | 劉亞杰

  過了年,互聯網大廠開始流行“模仿秀”。

  先是號稱“微信官方信息第一出口”的微信派,以“圖片+短文字”的形式亮相,經重新設計框架、版式、內容,變成了一張小紅書的“臉”;后有媒體報道,3月8日京東將正式上線“百億補貼”,引導用戶在京東APP一級入口接入服務,目前已啟動內測工作,馬上有了拼多多內味兒。

  如果只有微信“淡妝濃抹”將微信變成了“小綠書”,完全可以理解,畢竟在“模仿”這條路上無出其右;可總將“不賣假貨”掛在嘴邊,樹立高端品牌形象的京東,卻在拼多多行過的舊路上躍躍欲試。

  這是互聯網大廠的新游戲嗎?

  掂量下宏觀經濟的下行壓力,再看看這些公司的股價走勢,這樣的“模仿秀”其實透著無奈。聯想到美團將業(yè)務拓展到香港地區(qū),抖音不看小視頻而是開業(yè)了超市、送起了外賣,不懼風險總想把一只腳探到并不擅長的領域,就知道這些“模仿”與“跨界”,可能不是“玩票”。

  不這么干,似乎不行了,因為所有人都“蕉綠”了。

  壹 | 來路不同的“模仿者”

  先來看看騰訊這位“參賽選手”的姿態(tài)。

  微信將公號只發(fā)布圖片或文章的傳統(tǒng)形式,通過多圖文設定豐富內容形式,字數限制從140字擴充到1000字。用戶可橫滑瀏覽所有圖片,展示比例為3:4。眾多解讀認為,多處框架調整在降低用戶使用難度。

  對小紅書重度用戶而言,他們比普通用戶更為歡迎如此設定:排版通用標配高清大圖+文字短標+內容介紹,以圖為主、文字為輔,便于橫滑展示,眾多設定均與小紅書類似。若在后期提供更為多樣的編輯工具窗口,放寬圖片數量與發(fā)布頻次設定,這就真成了“小綠書”。

  新功能上線后,眾多數碼類博主紛紛發(fā)布產品展示內容。受眾體驗后評論各異,認為小綠書師從小紅書的觀點還是占據多數。

  其實2020年,騰訊已經釋放“探索端內容”的信號。

  騰訊副總裁、微信創(chuàng)始人張小龍在“微信公開課Pro”曾表示,不希望微信成為長文章的載體,而是要引導短信息成為主流。只是短視頻的嘗試隨著那場公開課的結束就開始了,短信息卻用了三年時間。

  對騰訊而言,調整并不是件難事;不過對京東而言,如此操作并不算多。

  提到“補貼”,人們更多會想到劉強東從資金池里取錢,慷慨分給一線的送貨小哥,或者公開獎掖貢獻出眾的高管,甚至衣錦還鄉(xiāng)貼補宿遷老鄉(xiāng)。即使有節(jié)日補貼,風格普遍較為收斂。

  但這次將口號設定為“百億補貼”,同時擁有APP一級入口,顯然要把“節(jié)日大促”變成“日常搶購”的節(jié)奏。

  如此大手筆,拼多多早在2019年初已經做過嘗試。當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截至上半年,拼多多實現營收72.9億元,同比增長169%;活躍買家數達到4.832億,同比增長41%,補貼效應可見一斑。

  或許京東要的,就是過一把拼多多的“癮”。

  只是效果還能否再現當年的萬人空巷,目前尚難有結論。畢竟拼多多先入為主,后來者恐有事倍功半的壓力。

  況且當年大手筆補貼,拼多多希望目標客戶能從“下沉市場”的小鎮(zhèn)青年,拓展到“五環(huán)內”的高端用戶,補貼產品多以iPhone、戴森吹風機等3C產品為主。

  然而高端客群,正是京東業(yè)務的傳統(tǒng)客戶,經過補貼后更像為“小鎮(zhèn)青年”消費升級提供通道。沿著拼多多來時路“反著”走一遍,出了差池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風險系數很高。

  對此,網友更為樂見其成。畢竟經過百億補貼,拼多多確實降低眾多高價產品的購買門檻,讓消費者體會到實惠;如今京東前赴后繼,這樣的“卷”確實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于是這場“模仿秀”開始了。

  貳 | 難掩焦慮

  大家喜歡模仿嗎?客觀地說,肯定不是。

  當年,拼多多在推出百億補貼計劃后,輿論曾經爭議,天貓、京東、蘇寧易購是否會跟進。主流觀點認為廠商有條件,可是不會出手。畢竟這是拼多多以挑戰(zhàn)者身份最先吹響的“沖鋒號”,擂主不能聽他人號令,從結果來看基本如此。

  騰訊更不必說。

  近些年馬化騰鮮有親自下場絞殺的情況,“南山必勝客”騰訊法務團隊已經多時未應對重大侵權訴訟,上一次出手還要追述到2020年4月與“老干媽”的烏龍事件。

  騰訊已習慣通過投資項目搶奪創(chuàng)新高位,2022年對外投資數量降至近8年來最低,仍有90個項目招致麾下。

  如果一切沒有變,京東和騰訊何必行他人腳下之路,為了零和博弈殺得頭破血流?沒有必要??墒且磺杏辛俗兓?,就是另外的故事。

  互聯網機構統(tǒng)計顯示,2018年微信頭部活躍公號平均打開率為3.4%,到2020年已經下降至1.1%;至于京東2018-2021年營收增速在30%區(qū)間浮動,2022年前三季度營收增速下滑至10%左右。還是以老面目示人,增量紅利就要消失殆盡了。

  再看資本市場,受到全球經濟下行及客觀因素影響的壓力,眾多企業(yè)通過減持補充流動性。作為京東第一大股東,騰訊在2020年12月通過派息方式散去所持4.6億股京東股票。

  這一幕,在2022年10月再次上演,主角換成了騰訊。其主要股東南非Naspers集團荷蘭子公司Prosus減持了騰訊7980萬股。

  減持兌現成風,這讓2022年互聯網上市公司整體表現偏弱。

  公開信息顯示,2022年兩家公司的股價(1月3日開盤)分別從459.8港元和276.2港元,下降(12月30日)至334港元和220.2港元,降幅分別達到39.9%和34.1%。

  市場壓力下,兩家公司必須有所行動。

  目前,全球聚焦人工智能平臺ChatGPT。京東通過整合B端服務經驗推出產業(yè)版ChatGPT——ChatJD,騰訊也表示早已布局AIGC(AI Generated Content,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大模型,只是獲得商業(yè)回報,恐怕時日尚遠。

  外部壓力如鯁在喉,創(chuàng)新技術兌現仍需時日,內部增長遭遇天花板,增量市場難有快速獲得回報的機會……在零和博弈中尋找增量以緩解焦慮,成為切實可行的辦法。

  如此看來,關于模仿秀的故事可能剛剛開始。

  叁| 集體缺失的安全感

  將當前大廠們的共同選擇歸結為“焦慮”,很多事情都能串聯起來。

  2022年12月,劉強東痛批部分高管,稱“拿PPT和假大空詞匯忽悠自己的人就是騙子”,表示部分高管醉心PPT和奇妙詞匯的自欺欺人,落地到執(zhí)行流程中就變成一地雞毛。

  幾乎同期,馬化騰也在內部提到,騰訊內部腐敗問題“觸目驚心”,過了年就通過“陽光騰訊”的公號,發(fā)布因觸犯騰訊“高壓線”查處案件70余起、涉事100多人被辭退、10余人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公安機關處理的消息。

  揪出內部尸位素餐的管理混子,清除業(yè)務條線的大小蛀蟲,兩家公司不約而同通過縮減成本的方式,找到提升業(yè)績的渠道。

  此刻的“模仿”,不過是當初一系列舉措的后續(xù)動作。

  其他巨頭同樣在承受壓力,這一點也有數據佐證:截至2022年5月,抖音主站月活用戶數6.75億人,同比僅增長7.2%;國金證券(9.420-0.11-1.15%)預測外賣餐飲市場規(guī)模將擴張到9000億元,可是16.02%的增速已經低于2021年的22.13%——觸碰天花板的壓力,誰都受不了。

  于是有媒體報道,都抖音將于3月1日上線全國外賣服務業(yè)務,業(yè)務觸角伸到了美團的領地;美團沒有計劃發(fā)布短視頻回擊,可是也要頂著壓力開拓香港地區(qū)市場,和Foodpanda和Deliveroo兩個舊勢力“搶地盤”。

  眼下,巨頭們還在尋找業(yè)務和空間的跨界機會,不過一些積極的信號出現,或許能讓它們能暫時緩解肩頭壓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調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從4.4%大幅上調至5.2%,摩根士丹利更是將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上調至5.7%,市場回暖后,定然能幫助企業(yè)找到壓力的出口。

  或許環(huán)境好些了,一切會有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