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 Meta 公布了最新的第三季度財報,透露下一代 VR 設備 Quest 3 將于明年晚些時候推出。本月早些時候,Meta 創(chuàng)始人扎克伯格已經(jīng)確認 Quest 3 的定價約為 300-500 美元,而兩個月前,Meta 才將 128GB 版 Quest 2 的官網(wǎng)售價從 300 美元提高到 400 美元,表示主要由于通貨膨脹,但其他渠道價均未上調,似乎暗示了 Quest 3 的起售價就是 400 美元。
但除了新產(chǎn)品的預告,Meta 上季度各方面的表現(xiàn)都不如人意,財報發(fā)布后股價應聲下跌,跌幅超過 20%。一方面是廣告業(yè)務受到重挫,另一方面是以Reality Labs(現(xiàn)實實驗室)為核心的「元宇宙」項目再次陷入爭議。
財報發(fā)布后,Meta 股價應聲下跌
財報同時顯示,Quest 所屬的 Reality Labs 部門上季度收入僅為 2.85 億美元,虧損從去年同期的 26 億美元擴大到 37 億美元??紤]到字節(jié)跳動去年「溢價」收購 Pico 也只是花了 15 億美元,等于說在過去的 3 個月虧了將近 2.5 個 Pico。
Quest 和 Meta 麻煩還遠不只如此,Pico 和字節(jié)的異軍突起,以及蘋果 VR 產(chǎn)品的山雨欲來,都為 Quest 的未來埋下了陰霾。
深陷泥沼
Facebook 在去年 10 月更名為 Meta ,在此之前,F(xiàn)acebook 市值突破了 1 萬億美元,成為當時第五家突破萬億美元市值的科技公司。當時市場或許是認可「元宇宙」的方向,或許是更在意如何擺脫「Facebook」代表的負面形象,對更名一事并沒有太多反對的聲音。
但一年過去,什么都變了。
元宇宙的故事不再吸引人,Meta 的核心廣告業(yè)務受到蘋果隱私策略調整和全球經(jīng)濟放緩的雙重影響,股價已經(jīng)從高峰下跌了超過 70%,損失超過 7300 億美元的市值。
甚至于,F(xiàn)acebook 月活用戶中間還從 19.3 億降至 19.29 億,這是扎克伯格在哈佛大學創(chuàng)建 Facebook 17 年以來第一次下跌。
Quest 2,圖/Meta
還有持續(xù)擴大的虧損。負責元宇宙軟硬件的 Reality Labs 部門今年以來已經(jīng)虧損了 94 億美元,同時已經(jīng)發(fā)售兩年的 Quest 2 也出現(xiàn)了銷售疲軟,營收僅為 2.85 億美元,遠遠低于分析師普遍預期的 4.06 億美元,也低于第二季度的 4.52 億美元。
Meta 還警告,2023 年該部門的虧損將同比大幅增加。
作為 Meta 的主要股東之一,Altimeter Capital 首席執(zhí)行官 Brad Gerstner 在本周一發(fā)出措詞措辭嚴厲的公開信,要求扎克伯格削減 20% 的工資成本,并將每年元宇宙的支出限制在 50 億美元以內。
但早在今年的股東大會上,扎克伯格就告訴所有股東,未來五年至少要在元宇宙上投資:
700 億美元。
就算考慮通貨膨脹,這個數(shù)字也遠遠超過了蘋果對 iPhone、谷歌對 Android 的投資規(guī)模。
「聽著,我知道很多人可能不同意這項投資,但我認為這將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顾€在最新的財報電話會議上進一步解釋,「十年后,人們會回顧過去,談論這項工作(元宇宙)的重要性?!?/p>
問題是十年太長,存在的變數(shù)太多。
過去兩年,Quest 2 是全球最受歡迎的頭顯設備,累計賣出了超過 1500 萬臺。但等了兩年,Meta 只是發(fā)布了售價 1500 美元的 Quest Pro——一款面向商業(yè)用戶的 VR 頭顯,通過彩色透視技術也支持了 MR。
Quest Pro,圖/Meta
至于 Quest 3,VR 用戶還要等到明年秋天。Pancake 透鏡、彩色透視這些 VR 設備的新技術大概率都會標配,此外還有關鍵的驍龍 XR2 Gen 2。根據(jù)目前流出的消息,XR2 Gen 2 至少在一個關鍵指標上就足夠讓人期待——支持單眼 4K。
但對 Meta 和 Quest 來說,眼前都有更棘手的問題。WSJ 拿到的內部文件顯示,超過 50% 的 Quest 用戶在購買 6 個月后就不再使用,同時 Meta 原計劃虛擬社交平臺 Horizon World 月活用戶將在今年年底前達到 50 萬,實際到 10 月還達不到 20 萬。
公平地說,這不只是 Meta 的問題,而是整個 VR 行業(yè)的問題。重量、佩戴體驗以及顯示,這些都是硬件層面最影響用戶基礎體驗的部分,仍然需要進一步改進;內容和社交,則是用戶將 VR 設備「用起來」的關鍵,比如《半衰期:愛莉克斯》這樣在 VR 體驗上有突破的熱門大作。
當然,這些都不能否定 Quest 在 VR 市場的成功,6 月 IDC 發(fā)布的報告顯示,Meta 占據(jù)了全球 VR 設備市場的 90% 份額。
而接下來將是考驗 Meta 和 Quest 的關鍵,僅僅是目前已經(jīng)就位的對手就該引起 Meta 的重視,尤其當它帶著比 Quest 2 硬件更好更便宜的 VR 設備而來。
字節(jié)背刺 Meta
字節(jié)跳動越來越多被拿來和 Meta 比較了。除了 TikTok 在全球攻城拔寨對 Facebook 的實質性威脅,字節(jié)跳動收購而來的 Pico 也是被主要關注的對象之一,尤其是在 9 月的 Pico 4 系列發(fā)布后。
有目共睹的是,字節(jié)跳動為這次的 Pico 4 系列投入了大量資金和流量。
在線下,根據(jù)官網(wǎng)顯示 Pico 的經(jīng)銷商已經(jīng)迅速擴展到全國 26 個省市約 216 家,包括在山姆等零售商超也都有鋪開。
Pico 線下體驗活動,圖/Pico
到了線上,除了在自家抖音、頭條等平臺投放大量廣告,B 站、小紅書等重要平臺也都一個沒放過。另外,Pico 4 系列也開始跳出中國市場,登陸日本、韓國以及 13 個歐洲國家。
事實上,垂直媒體 AR 圈就有消息指出,字節(jié)跳動出于營銷效果超預期,將 Pico 的年度銷售目標從 100 萬臺提高到 180 萬臺。
這就不是只靠營銷能解決的,幸好 Pico 4 在產(chǎn)品層面也有不俗的表現(xiàn)。
Pico 4 在頭顯的硬件層面其實已經(jīng)超越 Quest 2,不管是關鍵的 Pancake 技術采用,還是 2K 屏幕分辨率和攝像頭透視。
這也是理所應當,畢竟 Quest 2 是在兩年前的秋天發(fā)布的。但即使對比同期發(fā)布的 Quest Pro,Pico 4 也能在屏幕分辨率等個別方面占一定優(yōu)勢。
在 Pro 的層面,實際對標的 Pico 4 Pro 也和 Quest Pro 一樣加入了核心的彩色透視和眼部跟蹤/面部跟蹤,差距更多體現(xiàn)在傳感器、算法以及那顆驍龍 XR2 Gen 1+帶來的性能提升。
然而一旦考慮前者 3799 元人民幣的售價和后者 1500 美元(約合人民幣 10878 元)的售價,Pico 4 Pro 的性價比一下就上來了。
但不管對商業(yè)用戶還是個人消費者,VR 設備想讓用戶真正用起來,更關鍵的還是內容生態(tài)和軟件算法,這是 Pico 短期內不可能追上 Quest 的。
字節(jié)不是不知道自己在內容上的短板。目前 VR 上依然是以游戲為核心,此外健身類也是 Meta 和字節(jié)都發(fā)力的方向,其次還有 Meta 強勢的社交領域。
一方面 Quest 相對龐大的銷量和市場份額,決定了更多的開發(fā)者和創(chuàng)作者進入 Quest 的 VR 內容生態(tài)。
另一方面,字節(jié)已經(jīng)將西瓜視頻負責人任利峰、 抖音綜藝負責人宋秉華、抖音娛樂總監(jiān)吳作敏等人員相繼轉崗至 VR 部門,還有抽調朝夕光年和 Ohayoo 的研發(fā)人員組建了一方自研 VR 游戲工作室。
據(jù)福布斯雜志 6 月報道,Pico 在美國西海岸組建了一支規(guī)模不小的內容團隊,部分 TikTok 員工也加入了該團隊,包括此前負責 TikTok 內容合作關系業(yè)務發(fā)展的主管 Sally Wang。
還不夠。
圖/Meta
字節(jié)的游戲遠遠不能吸引 VR 用戶,健身對比 Meta 也談不上有明顯優(yōu)勢,社交更是無從談起。價格上,Quest 2 和 Pico 4 其實相差無幾,芯片用的也都是兩年前的同款驍龍 XR2。
對 Pico 來說,更大的可能性隱藏在官網(wǎng)的域名(picoxr.com)里。
盡管 Pico 目前只有 VR 產(chǎn)品,微博上也頂著「VR」,但在 Pico 海外賬號卻和官網(wǎng)一樣都是「XR」。更重要的是,彩色透視給 Quest Pro 和 Pico 4 Pro 都開辟了一條通往 MR 的道路。
只是在這條路上大概還會有蘋果。
所有人都在等蘋果
「有虛擬現(xiàn)實(VR),也有增強現(xiàn)實(AR)——這兩者都非常有趣。但我個人的觀點是,增強現(xiàn)實是兩者中較大的一個,可能是迄今為止最大的一個。」
「AR 是意義深遠的?!?/p>
「AR 是很大的想法,就像智能手機。」
「我是 AR 的頭號粉絲。」
The Verge 整理了 2016-2021 五年間蘋果 CEO 庫克對于 AR 的公開發(fā)言,無論怎么都能看出蘋果對 AR 的野心。
有太多信息都在佐證蘋果從很早就開始研發(fā) AR 設備——專利、收購、爆料、供應鏈,不一而足。到今天大體都認為蘋果的 AR 設備要到 2025 年才會推出,在明年將會先推出一款 VR 設備,彭博社的 Mark Gruman 在 8 月再次表示該設備的發(fā)布時間是 2023 年,大概率在開發(fā)者大會上。
The Information 的記者見到這款 VR 設備的產(chǎn)品原型,并依此進行了繪制。
圖/The Information
綜合彭博社的 Mark Gurman、蘋果分析師郭明錤以及 The Information 的信息,大致可知這款 VR 頭顯預計將搭載一塊 M2 芯片和 16GB 內存,還可能有一塊專門處理設備傳感器數(shù)據(jù)的芯片——考慮蘋果的習慣應該會選擇一塊舊款 A 系列芯片。
還有更多傳聞,比如單眼 4K 分辨率、原型機重量在 200-300g(目標是 100-200g)、配備超過十個光學鏡頭等等。
事實上,從 VR 的用戶到開發(fā)者再到從業(yè)人員,所有人都在等待蘋果的「靴子」落地。一方面大家都知道現(xiàn)在的頭戴設備都不夠好,產(chǎn)品交互上尤為突出;另一方面,在整個科技行業(yè)談產(chǎn)品設計、談用戶體驗往往都離不開蘋果。
Meta 呢?迄今為止除了 Quest 還沒有其他拿得出手的硬件產(chǎn)品。論產(chǎn)品設計,Pico 團隊已經(jīng)證明了不輸 Quest 的實力;供應鏈上,Pico 本身就是脫胎于給 Quest 做代工的歌爾股份,甚至可以更快接觸到最新的應用技術,更靈活地調整產(chǎn)品;字節(jié)跳動也比深陷泥沼的 Meta 更能提供資金、流量甚至內容上的助力。
蘋果在產(chǎn)品設計上的權威、對供應鏈的掌控上自不必說,同時作為這個星球上最有錢的公司,蘋果手里還握著超過 2500 億美元的現(xiàn)金儲備。更要命的是,蘋果數(shù)次打造出定義整個行業(yè)的消費電子產(chǎn)品——Mac、iPod、iPhone、iPad、Apple Watch、AirPods,遑論蘋果在個人電腦和智能手機兩代計算平臺創(chuàng)造的歷史。
都 VR 了,窗口還是 PC 那套。圖/Meta
這些都是 Meta 不具備的,但好在它還有全球 37.1 億月活用戶(Facebook 29 億、Instagram 20 億、WhatsApp 超 20 億),超過 1500 萬的 Quest 用戶以及已有成型的內容生態(tài)。
但這一切還要看扎克伯格和 Meta 能不能繼續(xù)「負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