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丘瑾
痛經這個詞,各位女性朋友一定不陌生。世界范圍內,大約有80%的女性有不同程度的痛經。
痛經的女孩子們羨慕不痛經的女孩,稱不痛經的女孩子一定是“上輩子拯救過銀河系”。
有人說,嚴重的痛經仿佛是在“渡劫”,也有人說,這痛經啊,痛到讓人懷疑子宮在 “蹦迪”。
(圖片源自攝圖網)
當然,從解剖角度上來講,正常子宮被各(相)大(關)門(韌)派(帶)“五花大綁”,倒是對蹦迪“心有余而力不足”。當然,真正蹦迪的家伙也未必不存在。
那是這個 “鬧騰”的“罪魁禍首”到底是“何方神圣”呢?
在揭曉答案之前,讓我們再進一步了解下“痛經”。
01
痛經是女性最常見的婦科癥狀之一
痛經是女性最常見的婦科癥狀之一。通常是指:行經前后或者月經期出現(xiàn)下腹部疼痛、墜脹,伴有腰酸或者其他不適,癥狀嚴重時可影響到生活質量。痛經可分為原發(fā)性痛經和繼發(fā)性痛經。原發(fā)性痛經是生殖器官無器質性病變的痛經,而繼發(fā)性痛經則是指由盆腔器質性疾病引起的痛經。
(圖片源自攝圖網)
原發(fā)性痛經占痛經90%以上,病因通常和月經時子宮內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關,因此,此類月經的治療通常以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劑的藥物止痛為主,輔以適當?shù)男睦碇委熞约耙?guī)律運動。
繼發(fā)性痛經多存在盆腔器質性疾病,不僅會影響正常生活,還會誘發(fā)多種婦科疾病,造成不孕不育。僅僅服用止痛藥物對此類繼發(fā)性痛經常常效果欠佳。這些能引起痛經的盆腔器質性疾病包括生殖道畸形,常見于年輕女性,如子宮頸狹窄、子宮發(fā)育不良和子宮位置異常。此外,還有子宮內膜異位癥和子宮肌腺癥。
02
痛經的特殊類型—
子宮內膜異位癥和子宮肌腺癥
子宮內膜異位癥和子宮肌腺癥都屬于內膜異位性疾病,二者病因不同,但疼痛都是主要癥狀。子宮內膜異位癥是由具有生長功能的子宮內膜組織異位到子宮體以外的部位,子宮肌腺癥是異位到子宮肌層所致。所以不難猜出,前文提到的那個“鬧騰”的“罪魁禍首”就是指“異位的子宮內膜”。
(圖片源自攝圖網)
03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異位的子宮內膜侵犯子宮肌層?
今天,我們就先來講講子宮肌腺癥——子宮內膜“離家出走”去隔壁鄰居子宮肌層的故事。
當子宮內膜腺體及間質侵入子宮肌層時,稱子宮肌腺癥。由于發(fā)現(xiàn)子宮肌腺癥患者部分子宮肌層中的內膜病灶與宮腔內膜直接相連,故我們認為是由基底層子宮內膜侵入肌層生長所致。
“我應該在車底不應該在車里……”,這里送一首《他一定很愛你》給異位的子宮內膜。
(圖片源自攝圖網)
異位的子宮內膜“離家出走”,到處惹禍,帶來疾病和痛苦,“人人喊打”,“在崗”的子宮內膜倒是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
04
子宮內膜的作用和特性
女性生殖器道由兩條副中腎管發(fā)育而成。位于C位的子宮由子宮內膜層、子宮肌層和子宮漿膜層組成。
子宮內膜層襯于宮腔表面,沒有內膜下層組織??煞譃槿龑樱褐旅軐?、海綿層和基底層。
子宮內膜表面2/3為致密層和海綿層,二者又統(tǒng)稱為功能層。功能層是胚胎植入的部位,受卵巢性激素的影響,發(fā)生周期性變化(在雌激素作用下子宮內膜出現(xiàn)增殖期變化;在雌、孕激素作用下增殖期子宮內膜出現(xiàn)分泌期變化),在雌、孕激素撤退后分泌期的子宮內膜脫落形成月經。#p#分頁標題#e#
而基底層為靠近子宮肌層的1/3內膜,不受卵巢性激素影響,不會發(fā)生周期性變化,所以基底層也就不發(fā)生剝脫。
(圖片源自攝圖網)
在月經結束后,當女生們開心地與“大姨媽”say goodbye的時候,子宮內膜的基底層,擔任起在月經后再生并修復子宮內膜創(chuàng)面,重新形成子宮內膜功能層的“基建任務”。
05
為什么子宮內膜要異位到子宮肌層?
由于子宮內膜層沒有內膜下層組織,其基底層緊挨著子宮肌層,這首先就給子宮內膜的“越獄”提供了絕佳的“地理”優(yōu)勢。
此外,多次妊娠及分娩、人工流產、慢性子宮內膜炎等可能造成子宮內膜基底層損傷的因素,亦與腺肌病發(fā)病密切相關。
(圖片源自攝圖網)
根據腺肌病常合并有子宮肌瘤和子宮內膜增生的特點,又提示了高水平雌孕激素刺激,也可能是促進內膜向肌層生長的原因之一。
(圖片源自攝圖網)
06
子宮肌腺癥的特點
子宮肌腺癥多發(fā)生于30-50歲經產婦,約15%合并內異癥,約半數(shù)合并子宮肌瘤。主要癥狀是月經改變(經量過多、經期延長)和逐漸加重的進行性痛經,子宮肌腺癥還會影響胚胎著床,造成不孕或流產。
異位內膜在子宮肌層多呈彌漫性生長,累及子宮后壁居多,故子宮呈均勻性增大,常呈球形,一般不超過12周妊娠子宮大小。婦科檢查可發(fā)現(xiàn)子宮呈均勻增大或者有局限性結節(jié)隆起,子宮質硬并伴有壓痛,經期壓痛更明顯。
(圖片源自攝圖網)
07
子宮肌腺癥的治療方法
目前還沒有能根治子宮肌腺癥的有效藥物,以往醫(yī)生會建議“一切了之”行全子宮切除術,但隨著近年來子宮肌腺癥發(fā)病人群年輕化,還有女性保留子宮的意愿越來越強烈,子宮肌腺癥的保守性治療方案受到了更多的關注:
1、癥狀較輕、有生育要求或者接近絕經期的女性患者,可以選擇假孕療法或假絕經療法如GnRH-a治療,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癥狀,但一旦停藥,癥狀就會復現(xiàn)。
2、子宮增大不超過8周的早期子宮肌腺癥,放置曼月樂環(huán),靠藥環(huán)內緩釋的藥物緩解痛經,減少月經量,是一種值得推薦的方法,一般曼月樂環(huán)的有效期為5年,可以定時更換,直到絕經后。
3、 希望保留子宮的子宮肌腺癥患者,還可以嘗試行海扶手術(高強度聚焦超聲)或介入治療,不過需要除外惡變可能,并且由專業(yè)醫(yī)生選擇合適的類型,否則治療效果差強人意,復發(fā)率也較高。
4、 對于子宮肌腺瘤(少數(shù)腺肌病病灶呈局限性生長形成結節(jié)或團塊,似肌壁間肌瘤,稱為子宮腺肌瘤)可以選擇腹腔鏡/開腹病灶挖除術,這類保守性手術對醫(yī)生的手術技巧要求較高, 主要目的是有效縮小子宮體積,為后續(xù)的藥物維持治療提供條件,否則復發(fā)仍然難以避免。
(圖片源自攝圖網)
08
如何預防子宮肌腺癥呢?
避免引起子宮肌腺癥的高危因素,如避免人流和多次宮腔手術史,注意經期、產后衛(wèi)生,防患于未然,也能從一定程度上減少子宮肌腺癥的發(fā)生。
當然,重視痛經癥狀,定期體檢,及早發(fā)現(xiàn)小病灶,及早干預,會顯著降低疾病對女性生活和生育能力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