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戒八戒午夜视频_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_乡村大坑的性事小说_女人脱裤子让男生桶爽在线观看

更名后首份財報由盈轉虧 豆神教育“蹭流量”式營銷惹爭議

 近段時間,豆神教育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豆神教育”,300010.SZ)頻頻引發(fā)外界關注:資金告急欲“甩賣”孫公司,因“蹭流量”式營銷引起同行不滿等。

  此外,8月下旬,豆神教育發(fā)布的半年報顯示,公司業(yè)績出現(xiàn)大幅下滑,這也是其由立思辰更名后的第一份財報。

  2020年上半年,豆神教育營收7.13 億元,較2019年同期的9.03億元下滑21.00%,凈利潤-0.97億元,較2019年同期的0.28億元同比下降448.61%,由盈轉虧,扣非后歸母凈利潤-1.07億元,上年同期盈利0.37億元,同樣由盈轉虧。

  《投資者網》就上述問題聯(lián)系豆神教育,但一直未收到回復。

  虧損致現(xiàn)金流承壓

  對于上半年業(yè)績下滑,豆神教育解釋稱,主要“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北京地區(qū)學校二季度繼續(xù)停課,除大語文之外的教育信息化業(yè)務大量集中于北京,仍處于暫時停滯的狀態(tài),導致公司收入和凈利潤大幅下降?!睋?jù)半年報,北京地區(qū)業(yè)務占比94%,上半年北京學校停課受疫情影響較大。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公司管理費用同比增長28.48%,占營收的比例由12.33%上升至20.6%(見圖1),公司在年報中提到,“大語文學習服務板塊處于快速擴張期,教師人數(shù)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長,導致人工成本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

  疫情影響下學校停課,業(yè)績虧損,而大語文業(yè)務卻在快速擴張,從而拉高管理費用,那么問題來了:錢從哪里來?

  盤點下公司家底兒可以看出,截至2020年上半年末,豆神教育賬面貨幣資金為2.32億元,短期借款為7.20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借款為1.73億元,長期借款4.71億元。 2018年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利息費用分別為7666萬元、7999萬元、3764萬元,同期經營現(xiàn)金流量凈值分別為-1.52億元、2.15億元、-3.25億元,現(xiàn)金流承壓明顯,現(xiàn)金比率7.12%,去年同期為11.45%,即時支付現(xiàn)金能力明顯下滑。

  據(jù)公司公告,為緩解現(xiàn)金流壓力,補充流動資金,豆神教育擬使用不超過3.5億元的閑置募集資金暫時補充流動資金,使用期限不超過董事會批準之日起12個月。

  9月8日,豆神教育公告稱,全資子公司擬以2.5億元價格出售子公司江南信安100%股權。

  豆神教育前身為北京立思辰辦公設備有限公司,主營信息安全業(yè)務,于2009年上市,2013年開始轉型涉足教育領域,接連收購了含江南信安在內的20家公司。今年8月,“北京立思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豆神教育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由“立思辰”更名為“豆神教育”。

  現(xiàn)金流告急出售孫公司股份緩解一時之急倒也無可厚非,但據(jù)公開信息,2015年立思辰(豆神教育前身)以共計4.04億元的交易金額購買該標的,如今卻將其以2.5億元出售,有“虧本清倉”的意味。

  有業(yè)內人士認為,這從側面印證了豆神教育的資金壓力,不過也有業(yè)內人士認為,此次剝離江南信安不只能加快其資金周轉,更進一步反映出豆神教育“加速推進業(yè)務轉型“的決心。

  另一方面,公司9月中旬的一波引流招生廣告的操作,使其陷入輿論的被動境地。

  “蹭流量”式營銷?

  豆神教育開學季在朋友圈轉發(fā)招生廣告,無論是“l(fā)ogo”名稱“學而來思”,還是海報上標志與學而思注冊商標高度雷同,海報上對老師工作背景沒有交代等操作,使不少用戶誤以為是來自學而思的營銷活動。

  9月14日上午,學而思在其官方公眾號上發(fā)布《鄙視:無節(jié)操的“豆竇dou神”》,直指豆神大語文屬于惡意營銷行為,學而思認為“豆神教育冒用學而思的名義進行招生,已構成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另外還表示,“豆神是通過使用虛假和引人誤解的商業(yè)宣傳,混淆性詞匯及與事實嚴重不符的信息,欺騙、誤導學生和家長,已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

  國韜律師事務所執(zhí)業(yè)律師郭永滿向《投資者網》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七條規(guī)定: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屬于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豆神教育的上述行為很有可能構成侵權?!?/p>

  然而,上述事件是否是豆神教育知識產權意識淡薄的“無心之失”?

  根據(jù)公告,半月前的8月31日,豆神教育子公司起訴滬江教育及下屬子公司侵權,該訴訟尚在進行中結果未知,但足以看出,豆神教育對自己的知識產權頗具保護意識。

  9月14日下午,豆神教育在其旗下“豆神網校”的官方公眾號上發(fā)布《回應尊敬的學而思:退避三舍,我錯了》值得關注的是,該回應的末尾附上了豆神大語文課程的招生宣傳。

  在7月24日豆神教育投資者電話會議中,有投資者追問,“公司在廣告投放上支出不多,能不能介紹一下品牌營銷策略?”時任副總裁、董事會秘書張亮表示,“(公司)從來不是采用大規(guī)模投放廣告來獲客,更多是依托口碑積累獲客。”#p#分頁標題#e#

  然而如今看來,此番營銷,獲客效果尚未可知,然而對其口碑積累又有何益處呢?

  9月15日下午,豆神教育在其旗下“諸葛學堂”的官方公眾號上發(fā)布《實際行動:整改完畢!》后公開表示,“集團收回設計招生宣傳海報的權利,搭建統(tǒng)一SOP體系、監(jiān)控每個末梢”, 據(jù)悉,豆神教育目前也在全網撤下了該海報,至此,整個事件暫時告一段落。

  大語文機遇幾何?

  前有和滬江教育的侵權官司,后有和學而思教育的輿論戰(zhàn),都與豆神教育大語文業(yè)務的擴張不無關系。

  短期來看,疫情對公司的業(yè)務具有一定的影響,但長期來看公司也存在著一定的機遇。“公司大語文業(yè)務處于高速增長期,在上半年疫情的影響下,公司大語文業(yè)務確認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26.53%,報名學生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70.90%,當期累計在讀學生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26.59%?!?/p>

  不過相應的投入也在增加,一方面,疫情期間公司新增超過300名的儲備教師,這從其管理費用的上升得到了印證。另一方面,疫情期間教學系統(tǒng)工具和教學內容都進行了升級和更新,據(jù)半年報,豆神教育的研發(fā)投入占比上升(見圖2)。

  在上半年業(yè)績虧損、資金承壓之下,在剝離和分拆其他業(yè)務,聚焦教育特別是大語文業(yè)務后,豆神教育如何開展有效的營銷活動,真正實現(xiàn)“依靠口碑積累獲客”,從而提振業(yè)績,《投資者網》將持續(xù)關注。